• 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08





      蘇華委員:做好穩就業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礎。


      劉飛香代表: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


      姚勁波代表: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業創新的重要載體。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將就業優先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并駕齊驅,足以說明國家對就業地位的重視。


      那么,就業問題由傳統民生板塊升級為宏觀調控內容意味著什么?當前就業形勢如何?下一步如何進一步穩就業?就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代表委員。


      全面發力就業優先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必須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一直承擔著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需要解決的就業總量一直處在高位。”在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看來,就業是經濟“晴雨表”和社會“穩定器”。做好穩就業工作是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礎。


      我國一直把穩就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說,從宏觀經濟環境看,發展壯大新動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同時,也進一步拓寬了就業渠道,提升了就業質量。尤其是以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對高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形成剛需,提升了就業數量和質量。


      當前,中小企業已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表示,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業創新的重要載體。


      “就業穩,經濟才能真的穩。就業與社會保障工作息息相關,相互依存。沒有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社會保障體系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扎實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為社會保障提供堅實基礎。”蘇華委員說。


      就業結構性矛盾尚存


      雖然我國穩就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壓力仍然不小。“就業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新經濟、新常態對求職觀念、心態、知識、能力等職業化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給人力資本轉換帶來了新挑戰,人崗不相匹配的矛盾非常突出。”全國人大代表、東華理工大學教授劉光萍說。


      劉飛香代表也表示,制造行業和制造企業在推進穩就業的過程中,存在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問題,即高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供給不足,一般工人供給過剩。


      近年來,我國技能勞動者比例偏低且結構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用工需求擴大的重要瓶頸。


      姚勁波代表說,從近期中小企業的表現來看,不少企業出現降薪減員、停止招聘的情況。經過深入調研,發現除了受外部環境影響外,招工難、技術人才短缺、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也是導致中小企業吸納就業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就業觀念也影響著就業形勢。劉光萍代表認為,就業觀念誤區仍束縛職業發展。挑地域、看單位、圖舒服等傳統擇業思維仍然存在。同時,片面自我培養影響著高質量就業。近年來,考研人數連攀新高,一味埋頭考試的大學生占比不少;忽略綜合素質培養,在社交、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奉獻品質等方面欠缺,高分低能現象依然存在。


      多管齊下穩定就業


      “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針對就業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各類企業,三年內給予定額稅費減免。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


      企業活則就業活。“要降低社保費率,減少企業用工成本。”姚勁波代表說,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適當發揮社保政策逆周期調節功能,實質性降低費率,將切實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緩解經營壓力。他建議一方面要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另一方面,通過失業保險費更大比例返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落實對中小企業幫扶,維持企業經營和用工穩定。


      針對制造行業的技術工人極度緊缺、招工難日益凸顯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建材集團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熟料車間黨支部書記、主任黃文生表示,要加強中小規模制造業公司技術型人才培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各大主要城市打造國家級技術教育基地。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優惠政策重新定位,尤其是加強極為稀缺的中層次人才身份地位感,吸引更多人入行。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建議,盡快在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設立國家獎學金,進一步完善國家資助體系在中職教育中的獎學金政策,充分發揮獎學金制度的激勵導向作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近年來,東部地區已進入“騰籠換鳥”關鍵期。對于西部地區而言,東部地區需要轉移的傳統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仍具有較好的吸引力和帶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表示,產業轉移要考慮勞動力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以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支持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轉移產業園區配套建設“打工子弟寄宿制學校”和務工人員住房,妥善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滿足轉移企業用工需求。(記者 王軼辰 熊麗)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