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國務院關于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簡稱《報告》)顯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公開通報103個典型案例,推動解決7萬多個生態環境問題。
在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方面,全國實施行政處罰案件18.6萬件,罰款額超過150億元,同比增長32%。
頒布與修訂多項法律推動生態環境保護
南都記者了解到,加強立法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發揮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據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加開的第四次會議上,聽取審議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并作出《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
隨后,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制定落實方案;貫徹落實新頒布的核安全法和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此外,開展長江保護法立法調研,推進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修訂。
另據李干杰介紹,國辦印發《關于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各地區各部門共完成1.1萬余件相關文件清理。
2018年偵破環境犯罪刑事案件8000余起
在加強生態環境督察執法方面,李干杰介紹稱,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執法檢查被視為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并實地檢查。
據介紹,2018年在對河北等20個省(區)分兩批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后,公開通報了103個典型案例,推動解決7萬多個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此外,針對一些地區和企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
在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方面,南都記者了解到,2018年,全國實施行政處罰案件18 。6萬件,罰款數額152 。8億元,同比增長32%。而在打擊各類環境犯罪活動方面,各地偵破環境犯罪刑事案件8000余起。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聯合掛牌督辦、現場督導大案要案。協同推進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社會組織和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800多件。
焦點
今年完善兩級督察體系 啟動第二輪中央督察
此次提請審議的報告明確了2019年度生態環境保護主要目標,并指出要嚴格監管與優化服務并重,引導激勵與約束懲戒并舉。
在推進生態環境督察執法方面,要配合做好水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執法檢查和后續整改落實,認真研究辦理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執法檢查報告及其審議意見,繼續推動制定長江保護法,及時提請審議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草案。加快排污許可管理、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行政法規制修訂等。
南都記者獲悉,2019年將完善中央和省兩級督察體系,啟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改革方面,將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并加快組建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機構。此外,還要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統籌安排強化監督,既督促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又主動加強對企業治污的指導幫扶。
此外,今年還將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強化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加快推動環境質量不達標地區依法制定和落實限期達標規劃。
轉自:南方都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