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5-11-09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習近平在會面中提出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四點意見,為兩岸關系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必將對兩岸的前途和未來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于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此次會面,兩岸雙方對“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進行了再確認,其核心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對兩岸關系根本性質的明確界定。它表明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系不是國與國關系,也不是“一中一臺”。雖然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堅持這一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對兩岸關系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建立政治互信、實現良性互動的前提和基礎。“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的授權認可,得到兩岸民意廣泛支持。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在1993年實現“汪辜會談”;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國共兩黨領導人才能在2005年4月實現歷史性握手;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兩岸雙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復兩會制度性協商,兩岸關系走上和平發展道路,處于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兩岸領導人今天才能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換意見,翻開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兩岸之間什么問題都可以談,什么困難都可以設法克服。

      堅持“九二共識”,是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兩岸關系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如果這個基礎被破壞,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福祉就會受到損害,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形象地說,如果沒有了“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堅持“九二共識”,是大陸同臺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大陸方面承諾,臺灣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么,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愿意同其交往。反之,對任何否認“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態度始終如一,我們的立場從未改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

      固本強基,方能行穩致遠。要和平不要沖突、要交流不要隔絕、要協商合作不要零和對抗,已成為兩岸主流民意。臺海動蕩緊張,兩岸沖突對抗,民眾深受其害;走和平發展之路,謀互利雙贏之道,利在兩岸當下,功在民族千秋。兩岸領導人此次會面昭示,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才能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和平發展,才能共同攜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5年11月09日 01 版)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