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減貧經驗值得更多國家借鑒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22





      日前,2019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研討會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五家機構聯合主辦,主題為“知識分享助力新型全球伙伴關系:技術創新如何促進減貧并實現零饑餓”,來自各國政府、國際組織、私營部門近2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人士對于中國在減貧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高度肯定,同時認為中國經驗值得更多發展中國家借鑒。

      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已連續舉辦三屆,成為中國和聯合國相關機構交流減貧經驗的機制化平臺,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減貧領域知識分享。

      “消除貧困是一個長遠的奮斗目標”

      “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仍有53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約1.13億人遭遇嚴重饑餓問題,雖然比2017年的1.24億略有下降。但過去3年來,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總人數始終維持在1億以上,且波及的范圍正在擴大,有42個國家和地區的1.43億人距離嚴重饑餓僅有一步之遙。”世界糧食計劃署副執行干事埃米爾·阿卜杜拉介紹,“長期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為消除極端貧困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世界貧困和饑餓的形勢依舊嚴峻。”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減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績,極端貧困人口數量減少了近12億,貧困率也下降到10%。但貧困問題依然是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和矛盾之一,諸多發展中國家對脫貧的需求愈加強烈。隨著世界減貧進程的不斷深入,減貧難度持續加大。

      “消除貧困是一個長遠的奮斗目標。近年來,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南亞地區的減貧效果顯著,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成了世界減貧的主戰場,這個地區占據了世界56.16%的極端貧困人口”,“加快農村婦女經濟賦權進展”聯合計劃全球協調員阿蘇拉·奇亞里尼表示,“當前世界上依然存在大量貧困人口,他們主要分布于鄉村地區。許多國家的婦女和兒童更容易受到貧困的影響。我們要開闊視野,充分認識世界各地貧困狀況的復雜性,從多角度研究相關問題”。

      中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夏更生表示,自2012年以來,中國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

      “新型減貧合作伙伴關系正逐步形成”

      “近年來,世界金融危機、地區沖突、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等事件頻發,加劇了世界減貧事業的復雜性與反復性,降低了減貧效率,亟待我們系統、科學審視世界減貧問題。”埃米爾·阿卜杜拉談道,我們需要繼續共同努力,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鄉村與城市以及貧困社區之間的技術紅利差距,這有助于提高生產力創造財富,并帶來新的活動、產品和服務,從而改善民生,促進減貧及實現零饑餓。

      為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減貧領域知識分享,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于2018年5月聯合發起,面向全球關心扶貧的組織和個人征集原創優秀減貧案例。截至目前,活動共收到全球減貧案例820個,涉及旅游扶貧、金融扶貧、特殊群體扶貧、就業扶貧、創業扶貧等多個領域,涉及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次研討會上,很多減貧案例得以分享。

      “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嘗試。此次收集的案例涉及不同群體,以案例為載體,我們可以推廣分享世界各國的減貧成功經驗。”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全球參與和多邊關系局局長阿什旺尼·穆圖表示。

      “有關各方對‘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的積極響應標志著新型減貧合作伙伴關系正逐步形成。”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唐盛堯表示,“首屆全球減貧伙伴研討會自2017年舉辦以來,‘朋友圈’越來越廣。大家正在共同推動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和高效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聚焦世界減貧與發展的核心問題,共同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

      “減貧是一個歷史性課題,也是一個世界性課題。中國是南南合作的有力倡導者和重要參與者,減貧是中國政府與廣大發展中國家開展南南合作的重要領域。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系是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途徑。”夏更生強調。

      “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在過去40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分享減貧成功經驗和知識,這是中國為全球2030年消除貧困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中國的減貧經驗值得更多國家借鑒。”亞洲開發銀行駐歐洲代表處對外關系官員美蘭妮·烏爾里希介紹。

      “中國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在生態環境脆弱、土地沙化嚴重的地區開展減貧工作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在改善人居環境和生產條件的同時,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路徑,培育主導產業,讓貧困人口可以獲得長期的、可持續的收入。”阿什旺尼·穆圖表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發展中國家可以從中國學到減貧、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經驗。”

      國際農發基金副總裁科里莉亞·里希特強調,“中國精準扶貧實踐中的許多做法對世界減貧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加強中國減貧案例的知識分享,將是農發基金與中國的重點合作領域。”

      “我們正在探索如何將中國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國家。中國與拉丁美洲、非洲地區國家間開展了一系列扶貧項目合作,這些項目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村減貧戰略主任本杰明·戴維斯表示。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前4年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 今年至少再減1000萬

      前4年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 今年至少再減1000萬

      前4年已經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564萬人,年均1391萬人,今年至少減少1000萬人。5年平均下來,每年減貧人數在1300萬人以上。今年井岡山、蘭考縣率先脫貧,還將有一批貧困縣要宣布脫貧,貧困縣實現了歷史上第一次數量上的減少。
      2017-10-11
    •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贊中國減貧成就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贊中國減貧成就

      聯合國糧農組織15日至19日在總部羅馬舉辦世界糧食周活動,呼吁國際社會行動起來,以消除饑餓和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糧農組織官員稱贊中國等國在減貧和消除饑餓問題上作出的努力。
      2018-10-18
    • 中國為全球減貧發揮重大作用

      中國為全球減貧發揮重大作用

      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參會代表圍繞“國際減貧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中國改革開放和扶貧開發的經驗,一致認為改革開放為中國減貧事業提供了強大動力,中國走出了一條有中國...
      2018-11-21
    • 糧·人·根——中國減貧科技造福全球

      糧·人·根——中國減貧科技造福全球

      10月17日是中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的減貧成就舉世矚目,科技進步發揮了重大作用。無論是科技裝備驅動的農業現代化,還是探索綠色減貧新路徑,中國始終與國際社會共享科技減貧經驗,助...
      2019-10-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