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省份公布養老金并軌方案 多地提設10年過渡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5-10-29





      進入10月,多地密集公布養老金并軌方案。據媒體報道,目前至少已有13個省份向社會公布了養老金并軌方案。其中,多地方案提出設立10年過渡期,確保“中人”(改革前已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員)待遇不降低。

      網民認為,養老金并軌關鍵在于轉機制,養老金并軌真正得到落實,還須加快推進工資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養老金經辦機構建設等配套改革。

      “溫柔式”破冰兼顧多方利益

      網民指出,長期存在的養老保險“雙軌制”一直飽受詬病,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水平基本都在退休前工資的70%至90%,遠高于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網民“董登新”指出,養老金并軌,有利于擴大社保覆蓋面、參保率,使社保制度更健康、可持續。

      網民“魏祖仁”認為,多省份出臺的規定特別注重“中人”的利益,設10年過渡時期步步為營,層層落實,確保待遇不降低,這不難看出政府在出臺規定時考慮到了方方面面利益,既要將養老金并軌落到實處,又要考慮到組織機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來“保底限高”。改革的步伐不容拖延,但是“溫柔式”的破冰體現了改革的平衡性,更能讓人接受。

      養老金并軌不能“一并了之”

      有網民認為,改革并非“一并了之”這么簡單。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的真正落實,還需要工資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養老金經辦機構建設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這正是這項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網民“王亞柯”指出,就養老金并軌而言,最關鍵的是我們要通過養老金并軌把企業職工“拉上岸”,而不是把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拖下水”。因此,養老金并軌還需要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進行短期和中長期的統籌規劃,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妥善解決轉軌成本的問題。

      網民“張光”建議,打破目前由地方政府負責各自轄區內養老金的資金籌措、運行和發放的碎片化局面,轉由中央政府承擔起社會保障提供的主要責任。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