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發布:直接經濟損失119.6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4





      5月,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989萬人次受災,43人死亡,4人失蹤,12.7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15部門對2019年5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

      經核定,5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干旱、洪澇、風雹災害為主,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和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989萬人次受災,43人死亡,4人失蹤,12.7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7000余間房屋倒塌,5000余間嚴重損壞,7.5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313.3千公頃,其中絕收8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19.6億元。總的看,5月份全國災情較近5年同期均值偏輕,其中,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和倒塌房屋數量分別減少36%和22%。

      5月份,全國自然災害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南方地區連續降雨致災較重

      5月份我國共出現6次大范圍較強降雨天氣過程。其中5月24日以來,南方地區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江南、華南、西南地區累計降雨量普遍超過50毫米,廣西局地達200-400毫米。

      受降雨天氣影響,廣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和貴州6省(區)出現較重洪澇災害,造成的緊急轉移安置人數、倒損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國洪澇總損失9成以上。

      5月29日,應急管理部針對廣西嚴重暴雨洪澇災情緊急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赴崇左、桂林等地查看災情,協助和指導災區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據統計,5月份洪澇災害共造成全國359萬人次受災,29人死亡,4人失蹤,11.4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7000余間房屋倒塌,6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60.8億元。

      二、云南、四川和黃淮等地旱災較重

      2月份以來,云南大部、四川南部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部分地區5月份累計降雨量不足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9成以上,出現重度氣象干旱或特旱。

      云南省旱情相對較重,造成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受災,部分市州人畜飲水出現一定困難。此外,5月份華北中南部、黃淮大部、江淮北部、江漢等地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出現輕到中度氣象干旱,河南等地有重度氣象干旱。

      據統計,5月份干旱災害共造成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640.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8.1億元。

      三、北方局地強對流天氣較強

      5月份我國共出現4次強對流天氣過程,較近5年同期均值(8.4次)偏少,但北方局地強對流天氣較強。

      其中,5月18-20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自西向東出現一次大風天氣過程,內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天津北部最大陣風達11-12級,北京最大陣風達14級(44.7米/秒,延慶閆家坪),造成北京市5人死亡(建筑構筑物和樹木倒壓所致)。

      據統計,5月份風雹災害共造成全國172.2萬人次受災,14人死亡,1.4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2.7億元。

      四、吉林松原市發生5.1級地震

      5月份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7次4級以上地震,其中5級以上地震1次。5月18日6 時24分,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1級地震,造成1800人緊急轉移安置,5100余間房屋損壞,直接經濟損失4900余萬元。

      此外,四川、新疆、內蒙古、云南、西藏等省(區)相繼發生4級以上地震,損失相對較輕,其中5月16日云南永善縣4.7級地震造成近百間房屋損壞。

      五、華北西北部分地區遭受低溫冷凍災害

      5月份北方地區共出現5次冷空氣天氣過程,造成內蒙古、河北、陜西、寧夏等地遭受低溫(霜)凍害,玉米、土豆等農作物和西瓜、葡萄等經濟作物受災嚴重,部分溫室大棚受損。

      據統計,5月份低溫冷凍和雪災共造成全國50.4萬人次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53.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7.5億元。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