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1日起,我國現有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成熟經驗要及時向全國推開。
8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面覆蓋試點。
具體來說,對中央層面設定的全部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一是取消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等13項審批。二是將報關企業注冊登記等8項審批改為備案。三是對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等60項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四是對其余442項審批采取壓減材料和時限、延長或取消有效期、網上辦理、取消現場核驗等優化服務措施。
會議也明確,上述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定期調整并公開。
這也就意味著,自貿試驗區的“證照分離”改革,將在已經實施的100多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到中央層面設定的全部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
營業執照和許可證,是企業進入市場、開展經營的前提。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近年來經歷了“先證后照”、“先照后證”、“照后減證”的改革歷程。
“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始自2015年底,當年12月22日,國務院批復稱原則同意《上海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共選擇了116項行政許可事項先行開展改革試驗,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三年。
推進“證照分離”,破解“準入不準營”,有助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也是穩就業的有力措施。由于“證照分離”改革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進一步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2017年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10個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上海市浦東新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經驗。試點涉及的也是上述116項行政許可事項,試點期至2018年12月21日。
在這個基礎上,2018年2月,上海市進一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推出了47項改革事項。再加上此前的116項,“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共涉及163項行政許可事項。
到了2018年9月,國務院印發通知,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并且明確要求從當年11月10日起,在全國對第一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行改革,分別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四種方式,實施“證照分離”改革。這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同樣是在上海等地已經開展試點的163項中選取的。
也就是說,2015年以來,“證照分離”改革不僅僅是覆蓋的區域范圍在不斷擴大,覆蓋的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內容也在不斷增多。
8月19日至20日,李克強在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省長王文濤陪同下,在牡丹江、哈爾濱考察。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黑龍江“證照分離”改革發證1400家,惠及企業近1.9萬戶(件)。
與此同時,會議決定,在自貿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相關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涉及法律的,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調整實施。
會議強調,“證照分離”改革要持續推進,對市場主體一視同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進便利化,并加強公正監管、事中事后監管、寓管理于服務中。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