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2.1萬億美元背后的中國機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0-24





      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發布的《跨國公司投資中國40年》報告顯示,自1978年至2018年,中國實際吸收外商投資2.1萬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外商投資東道國之一;去年中國吸收外商投資1349.7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龐大投資額背后,是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是中國與世界同享發展成果的歷史性機遇。


      在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跨國公司作為重要參與者、見證者、受益者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改革開放伊始,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境外企業就開始進入中國進行投資經營。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天津奧的斯電梯公司、上海大眾汽車公司等第一批跨國公司投資項目如今已成人們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跨國公司所帶來的產品與服務已深入中國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之所以成為跨國投資的熱土,源于不斷升級的生產與消費能力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已經全國人大通過并將于2020年1月1日實施;上海、廣東、福建、山東等地相繼設立自貿試驗區,深入試點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中國以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為全球跨國公司創造的機遇會越來越多。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約有490家在華擁有投資項目。從芯片到手機、從汽車到飛機、從鐵礦石到家用電器,中國已成為諸多跨國名企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40多年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經驗表明: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記者蕭海川、孫曉輝)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共享中國機遇 共促復蘇增長

      共享中國機遇 共促復蘇增長

      自今年1月1日起,中國對883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與此同時,根據與有關國家或地區簽訂并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貿易安排,今年中國將對原產于相關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
      2021-01-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