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我國醫療保障改革成果綜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1-15





      醫療保障是基本的民生工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發展是做好民生工程的關鍵途徑。1998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開啟了我國以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的新型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建設過程。


      從啟動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建設,到全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覆蓋,20余年來,我國醫療保障制度不斷推進各方面改革措施,保障覆蓋面從小到大、保障水平從低到高、管理服務從粗到精,中國特色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制度作用不斷顯現和發揮。


      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促進醫療保障“全覆蓋”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僅35歲。新中國成立后,在醫保制度日益健全的條件下,我國人民的醫療服務需求得到了大幅釋放,全民健康水平逐步提升。


      醫療保障領域專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保體系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從1998年出臺《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到2016年整合建立舉世矚目的最大醫保體“城鄉居民醫保”實現全民覆蓋,再到2018年的這短短二十年,取得了許多國家經歷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現的成就。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醫保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政府財政投入力度的不斷增強,醫療保障事業步入了全面發展的快車道,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覆蓋了13億多人口,全民醫保的目標基本實現。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傅衛就此指出,我國醫保制度體系和制度架構不斷完善,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實現了醫療保障全民覆蓋的目標。


      一組數據展示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進展——截至目前,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13.5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累計結存約2.7萬億元。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說,這一數據表明我國已經構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體系,惠及占全球人口約19%的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醫保改革與發展奇跡。


      保障范圍漸趨優化調整讓老百姓買得起“救命藥”


      近日,家住吉林省吉林市樺皮廠鎮祖家嶺村的62歲老人伊忠艷感覺生活又有了新希望。


      她告訴記者,2018年9月,她患上了套細胞淋巴瘤,影響到嗓子發音,話都說不出來,需要服用進口靶向藥伊布替尼治療。


      “當時伊布替尼每粒925元,堪稱天價。對于我們農民來講,只能放棄治療。”伊忠艷說。


      當年10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宣布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其中就包含伊布替尼。2018年11月22日,新政策在吉林省落地。


      “醫生告訴我現在這個藥能報銷了,我一看,每粒藥的價格降到了105元,降幅接近90%,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伊忠艷說。


      老百姓用上“救命藥”的背后,是國家醫保部門多年來通過多種手段穩步提升保障水平的努力。


      據了解,2000年版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共納入藥品1488種,經過四次更新,到2019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收錄的藥品已達2709種,基本醫保對癌癥、罕見病、慢性疾病用藥以及兒童用藥的保障范圍明顯擴大。


      同時,通過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和藥品集中采購,發揮“戰略購買者”作用,進一步降低藥價。


      2019年8月啟動的醫保藥品準入談判,是我們國家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談判。經過醫保談判專家與企業面對面的談判,最終有70個新藥“入圍”。


      2018年,11個試點城市開展藥品集中采購,25個中選藥品中選價平均降幅達52%,最大降幅超過90%。2019年9月試點擴至全國,25個藥品中選價再度降低。


      “改革最根本目的是讓人民群眾真正受益,逐步解決看病就醫難題。”傅衛說。


      創新模式優化流程給老百姓看病“減負”


      恒四破是云南省福貢縣上帕鎮雙米底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被診斷為胃竇癌后,家里負擔較重。


      能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讓恒四破松了一口氣。保山市人民醫院派專家到縣里現場指導,為他成功實施胃癌根治手術,出院則“一站式”即時結報,恒四破21787.94元的醫療費個人自付僅2178.79元,實際報銷比例達到約90%。


      恒四破享受的政策紅利,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在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問題方面的具體體現。


      傅衛說,通過開展“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后付費、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等工作,提高了基本醫保、醫療救助、大病保險等制度在費用補償和待遇支付方面的協同性,減少了群眾的跑腿、墊資負擔,切實方便了參保人受益。


      記者了解到,通過構建多層次托底的醫療保障體系,貧困群眾醫療費用負擔進一步降低。


      傅衛說,展望今后醫療保障制度的發展,中國特色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體系,要突出全民覆蓋——制度體系覆蓋全體社會成員,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作為整個醫療保障體系的主體,要體現人人享有,以保障基本服務和基本需求為主。(記者陳聰、屈婷、趙丹丹)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掛牌 三種醫保統一管會帶來啥改變

      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掛牌 三種醫保統一管會帶來啥改變

      根據國務院改革方案,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的醫療救助職責整...
      2018-06-01
    • 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體系 全民醫保守護全民健康

      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保障體系 全民醫保守護全民健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醫保目錄調整……醫療保障制度日益健全,人民的醫療服務需求大幅釋放,群眾就醫負擔持續大幅減輕,全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2022-06-07
    • 持續推進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全面落實持居住證參保政策

      持續推進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全面落實持居住證參保政策

      7月28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持續推進健全覆蓋全民、統推進健全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增強基本醫療保障能力。
      2023-07-3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