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多措并舉確保就業大局穩定綜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2-24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解決好穩崗壓力與企業缺工并存的現象?如何解決重點群體的就業問題?如何穩住就業大盤?國家多次強調要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穩企業抓復工 錨定就業大盤


      戴口罩、量體溫、按車輛座位50%落座、建立健康檢測互認機制……近日,各地采用定點包車、定制班列等方式,“出家門進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努力打通務工返崗的“最后一公里”。


      穩就業必須穩企業。復工復產,企業運轉起來,就業才有保障。目前,從區域看,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過50%。


      就業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疫情使近期勞動力市場出現一些變化,企業開復工時間在推遲,勞動力返崗時間有所錯后,對一些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產生較大壓力,對就業也產生影響。


      針對返崗工人不足難題,人社部等五部門下發通知,組織開展對用工集中地區和集中企業“點對點”的農民工專車(專列)運輸服務,保障成規模、成批次外出的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


      中小微企業占我國全部企業數量的99%以上,是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但其抗風險能力較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要給中小微企業更大支持力度,幫助中小微企業緩解困境,促進企業生存和發展,穩定和擴大就業。


      近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并舉穩企業穩就業。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了《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了免、減、緩三項措施。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迅速落地,紓解企業困難,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蘇州出臺“惠企十條”;北京推“16條”措施促中小微企業發展;深圳16條措施減租減稅減電費;目前有261個地市已組織企業申報,向11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34億元……


      政策有溫度,穩就業得到堅實支撐。據初步估計,此次推出的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的繳費,預計減免規模將超5000億元,比去年較大幅度降低社保費率綜合方案的力度還要大。


      抓重點強服務 為穩就業注入強大動力


      通過線上發布的招聘信息,經過全程網絡面試,剛從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姚新宇進入重慶富川古圣機電有限公司上班實習。他高興地說:“現在我在師傅的幫帶下能夠單獨操作了。”


      重慶富川古圣機電有限公司是一家機電企業,受疫情影響,部分熟練工無法復工,用工缺口大。而企業所在的重慶合川區,擁有156萬勞務大軍,春節返鄉人員超27萬人。


      一面是缺工的企業,一面是尋找就業的人群,把就業市場供需兩端有效對接,成為疫情期間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抓手。不少地方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強化人崗對接,開展線上招聘,聯手企業提供針對性公共就業服務,著力保障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


      重慶在線上平臺開辟返鄉人員登記專區,多渠道、分批次收集全市重點企業就業崗位,通過“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服務引導城鄉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對接。


      四川省通過線上調查,收集企業復工計劃、用工需求、員工返崗、防疫措施等情況,做好用工信息的登記、儲備、錄入、發布,引導企業和求職人員網上招聘洽談,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匹配。


      遼寧啟動“2020遼寧百校千崗”春季大型網絡公益招聘,幫廣大青年解決就業問題,協助企業解決招工用工難問題。


      高校畢業生是“穩就業”的重點群體。2020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歷史最高,目前他們正處于求職的關鍵時間節點。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說,將組織一系列網絡招聘活動,會同國內影響較大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畢業生就業專區,增加行業化、特色化招聘,提供一大批有針對性的就業崗位。特別是,重點關注湖北高校畢業生,加大線上崗位投送力度。


      施援助惠民生 加強失業人員生活保障


      在大別山區的太湖縣彌陀鎮河口村,55歲的張家明一度擔心自己要返貧,他種的青菜過年期間因為疫情賣不出去。縣里和鎮里了解情況后牽線太湖縣禾牧農業公司,從2月15日開始幫助他銷售青菜,目前銷售收入近萬元。


      從就業群體看,農民工和下崗失業人員受到的影響最大,表現為再就業困難、收入減少和城市貧困人口的增加,對疫情中受到沖擊的困難群體實施緊急援助尤其重要。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及時將受疫情影響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范圍,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支持疫情嚴重地區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運用失業保險基金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


      延長保障期限,“不見面審批”可領取養老金,遇到就業歧視可申請勞動仲裁調解……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加強了對就業困難人員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


      山東省從2020年2月份開始,將失業金標準提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并明確已經失業的“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享受低保人員、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生活困難人員,可以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尋求幫助。


      四川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城鄉社區公共衛生等臨時公益性崗位,過渡性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和因疫情無法返崗的農民工。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成剛說,疫情增加了今年穩就業難度,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經營承壓、返鄉勞動者暫時性滯留、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從業者收入斷檔。國家和地方推出一系列就業支持和困難人員生活保障政策,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恢復。(記者王優玲、韓振、陳先發)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