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有序出行 周密精細管理——聚焦疫情下的農民工返崗復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2-25





      各地正在加快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擁有2.88億人之眾的農民工群體是返崗復工的主力軍之一。疫情之下,他們能順利返崗復工嗎?還有哪些障礙?返崗中和復工后如何做好他們的疫情防控?


      安全有序 為農民工返崗打通“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21日下午,成都東開往廣州南D4755次列車停靠在興文站。從興文站上車的334名務工人員中,有108人來自興文縣附近的瀘州敘永縣。


      “敘永到興文只要40多分鐘,興文通高鐵了,對我們出行來說也比較方便。”敘永縣返崗農民工胡曉容說。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宜賓車務段黨群助理劉林告訴記者,由于一些縣區沒有鐵路,按照勞務輸出就近乘車的原則,當地交通部門組織班車,送務工人員到最近的火車站搭乘專列。目前成都局已開行10列高鐵務工返崗專列,計劃日程上還有21列。


      隨著全國陸續復工復產,四川、浙江、廣東、福建等省市的各地政府跨省合作,給農民工“返城”安排專車、專列、專機,全力打通返崗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江蘇對具有一定數量規模且同一出發地、目的地的企事業員工和農民工,由各設區市統一制定運送方案,實施點到點包車運輸。同時,鼓勵企業采取包車、集中自駕等方式組織員工返程,提升通行效率。


      從上車站地方政府出具《旅客健康登記表》,上車前測量體溫,到路途中戴醫用口罩,統一訂餐、發放到座,到達目的地填報健康信息……一系列舉措實現務工返崗人員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運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


      據統計,我國外出農民工約1.727億人,本地農民工約1.157億人,保障他們安全有序返崗復工尤其重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印發通知,組織開展對用工集中地區和集中企業“點對點”的農民工專車(專列)運輸服務,保障成規模、成批次外出的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復工。


      出行基數大 勞務輸出難題正在加大破解力度


      22日,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工程土建3標正式復產復工。劉云做完測體溫、登記身份等施工前體檢后,在水池邊洗干凈了手,拿出泥板、斧頭,開始修筑施工點的水溝、圍欄。


      這位來自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桐坪村的49歲農民工對自己能夠順利復工感到高興。“現在村里的勞動力基本都在家里,我跟妻子是村里少數幾個最早外出打工的。”


      從2月5日接到勞工公司召集后,劉云拿著復工證明讓村里開了通行證,帶著通行證從老家租了一輛小汽車順利到達單位宿舍,路上被測了3次體溫。


      “受疫情影響,很多外地民工,尤其是疫情比較嚴重地區的民工,受到一些限制,還無法參加復工復產。”中鐵八局一公司現場施工負責人凌海告訴記者,去年同期參加復工的農民工約為90人左右,而今年第一天復工僅10余人,單位宿舍約20人還在做復工前的居家隔離。


      疫情期間,破解勞務輸出難題、規避返崗復工風險,仍然是各地恢復經濟生產的重中之重。交通運輸部15日公布數據顯示,農民工返程客運量約為3億人次,到目前已返程約8000萬人次,預計到2月底將要返程約1.2億人次,3月以后返程1億多人次。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客運部總工程師胡湘江說,近日各省地市提出了不少農民工專車專列需求和意向,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鐵路也在不斷加大運力,保障農民工返崗出行。


      從“大動脈”到“微循環”,各地交通運輸部門正在采取措施保證通行暢通,提高通行效率。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通過跨區域點對點勞務協作等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除疫情嚴重和擴散風險高的地區外,對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要堅決糾正。


      周密管理 做好農民工就業生活保障


      農民工順利返崗和安全復工,不僅是企業恢復生產的關鍵一環,也關乎農民工就業和收入保障。


      企業開工后人員聚集,如何做好防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印發通知,要求加強輸入地、輸出地信息對接,及時向轄區內勞動者推送開復工時間。指導農民工等人員做好居家隔離和返崗務工的相關防護,指導企業做好衛生防疫、檢測儀器及藥品配置等。


      各地為應對復工后新增的疫情防控壓力,加強了管理和服務。江蘇探索“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工作模式;上海“一企一檔”,做好登記并及時發現防疫隱患;深圳在全市部分有條件的防疫檢查點設置綠碼通道等。


      把農民工返崗復工和疫情防控當作“一盤棋”來抓。中國勞動學會會長楊志明說,要給農民工以周密的防疫防控安排,使他們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需要注意的是,要保障工人能分班吃飯、保持距離,流水線生產要保持距離、進行倒班,宿舍通風和工作場地要消毒等。(記者王優玲、韓振)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報告稱我國農民工達2.8億 月均收入3275元

      日前,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農民工總量達到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 5%,增速比上年加快0 2個百分點。這也是2011年以來農民工數量增幅首次擴大。農民工月均收入達3275元。
      2017-05-02
    •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總量增幅5年來首次擴大、回流本地從業意愿增強、新生代農民工占半壁江山、從事三產比重上升……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出我國農民工群體的新變化和新趨勢。
      2017-05-04
    • 高齡農民工陷入困境:留城工作難找 返鄉退休無靠

      然而,無論是留在城市里打拼的“堅守陣營”,還是已經回到老家務農、打工的“返鄉陣營”,為改革開放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高齡農民工大部分仍在工作一線,且一些人還存在沒有養老保險、難找工作或留下職業病等問題。
      2017-08-10
    • 破解農民工養老難題有待制度發力 需完善社保體系等

      據《經濟參考報》日前報道,高齡農民工群體正陷入“留城工作難找、返鄉缺乏依靠”的困境:無論是留在城市里打拼“討生活”,還是返鄉繼續“干農活”,都面臨著養老保險、找工作、職業病等問題。
      2017-08-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