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30日發布消息稱,一季度,中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下降3.0%,實際降幅小于全國農村居民1.7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一季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4元,增長2.6%,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下降3.1%,實際降幅小于全國農村居民1.6個百分點;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元,增長2.0%,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下降3.7%,實際降幅小于全國農村居民1.0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指出,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保持增長穩定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
受疫情影響,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復工較往年延遲,2月獲得工資收入明顯減少,但春節前務工收入較快增長及節后各地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和外出務工,部分抵消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92元,增長0.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6個百分點。
疫情期間,各級政府通過及時足額發放養老金、擴大臨時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水平等方式,加大社會保障和救助力度,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從政府獲得的包括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活補貼、報銷醫療費等在內的轉移性收入人均359元,增長10.7%。在這些措施作用下,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945元,增長9.2%。
此外,疫情沖擊下,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二三產經營凈收入339元,下降10.4%,但一產經營凈收入較快增長支撐了總體經營凈收入略有增加。
方曉丹表示,一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一產經營凈收入699元,增長6.0%,主要是受生豬等畜牧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影響,人均牧業經營凈收入298元,增長2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7個百分點。在一產經營凈收入較快增長帶動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1037元,增長0.1%。(王恩博)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