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39次“就業” 給年輕人一顆定心丸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27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篇幅堪稱改革開放以來最短,只有1萬字左右。如此簡短的篇幅,意味著中央政府在草擬這份報告時必須“惜字如金”,如此才能確保重要內容無一遺漏。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報告中的每處著墨都對國家發展前景意義重大。然而,在如此精煉的篇幅之中,有一個“關鍵詞”竟然出現了39次之多,被李克強總理反復掛在嘴邊,這個“關鍵詞”就是“就業”。


      通讀報告,不難看出:與就業相關的政府工作,稱得上是中央政府在本年度中最重視的問題之一。在整份報告的八個章節里,有六個章節都提到了“就業”二字,就業問題幾乎貫穿始終。能否在保就業、穩就業,平穩度過疫情沖擊的基礎上,想方設法擴大就業、促進就業,不僅是當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國社會發展的“決勝焦點”。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諸多產業都呈現出了“減速降溫”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就業,尤其是青年畢業生的就業,面臨壓力和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來襲,更是把全球經濟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即將以“生力軍”身份步入社會的青年群體,難免為自己的發展前景擔憂。《中國青年報》日前作出的“2020全國兩會青年期待”調查顯示:民生保障和就業創業,是年輕人最關注的兩大議題。


      據統計,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超過去年。與此相對應的,是疫情之下顯著收縮的經濟規模。一擴一收之間,就業矛盾很可能會在本年度集中凸顯。如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強調就業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給這些期待就業的年輕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看到未來可期,因此可以多些信心。


      盡管本年度的就業保障工作仍然有待在未來逐步展開,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具體、實在的配套政策。報告提出:對應屆畢業生,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與此同時,報告還從“以訓穩崗”的思路出發,提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從而讓更多人更好就業。


      對政府而言,保障就業的基本目標,自然是盡可能確保每個人都能有工作、有收入、有信心、有未來,維護社會經濟健康運轉。當然,在現代社會,就業的意義遠不止是“謀生手段”。更好的就業環境,可以讓每個人都擁有更暢通的上升通道與更寬廣的選擇空間,從而為人們的人生提供更豐富的可能性。而這也能讓那些年輕的追夢者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給社會注入進步的活力。


      從社會個體對就業機會有迫切需求的角度上看,中央政府決心通過多種政策手段,在就業問題上集中著力,不僅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助力,也體現出了政府對個體命運和青年前景的真誠關懷。


      就業不僅是紙面上的統計數字,也與青年的信心和未來息息相關。能否在就業問題上做好文章,決定著社會能否向著國民期待的方向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對就業的重視,為青年提供了充足的信心。(楊鑫宇)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