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
會議要求,要緊扣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已定的降費措施要說到做到,落實到位。
會議提出,通過將降低工商業電價5%等政策延長至年底,連同上半年降費措施,全年共為企業減負3100多億元。
延長降低工商業電價等政策期限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出臺免收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工商業企業電價、降低電信資費、減免相關政府性基金收費等一系列降費措施,為企業紓困發揮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要緊扣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已定的降費措施要說到做到,落實到位。通過將降低工商業電價5%、免征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和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政策延長至年底,并降低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15%,連同上半年降費措施,全年共為企業減負3100多億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工商業電價5%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預計,全年有望減免電費約926億元。
據介紹,本次減免大工業企業電費全年631億元。減免非高耗能大工業企業電費的5%,將惠及電力客戶超過40萬戶,其中7月1日起到2020年底,將減免電費276億元。
本次減免一般工商業企業電費全年295億元。減免非高耗能一般工商業企業電費的5%,將惠及電力客戶超過4200萬戶,其中7月1日起到2020年底,將減免電費161億元。2016年以來,在連續兩年降低一般工商業企業電價10%基礎上,今年再降低5%,持續降低一般工商業企業用電成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工商業用電的電費、電信資費,還有政府性基金等收費,都是企業運行當中基本的成本環節,這些收費項目的覆蓋范圍也比較大。減輕這些費用負擔,有助于降低這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有利于企業的存續。
何代欣強調,在當前各地財力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一系列降費舉措能為企業總計減負3100億元,按照2019年減稅降費兩萬億元的規模,3100億元已經達到約15%,規模是比較大的。
從制度上鏟除亂收費的土壤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堅決制止不合規收費。嚴禁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和以清繳補繳為名增加市場主體不合理負擔。對已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標準的收費基金項目,要堅決落實到企業。
今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堅決防止違規征稅收費的通知》指出,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今年以來各地稅費收入普遍下滑,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明顯加大。面對組織稅費收入的壓力和挑戰,各級稅務機關要保持清醒頭腦,堅持依法規范組織收入原則不動搖,堅決不收“過頭稅費”,堅決不允許亂收費,堅決不搞大規模集中清欠、大面積行業檢查和突擊征稅,堅決禁止采取空轉、轉引稅款等手段虛增收入。
何代欣向記者表示,當前經濟下行給各地財政收入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剛性財政支出,在收支矛盾加大的情況下,地方確實有通過收費來彌補財政收支缺口的沖動。中央對降費方面提出指導性要求,禁止亂收費并壓實責任,這是非常必要的。為了解決地方財政的困難,中央也安排了兩萬億財政資金直達基層,實現財力補助來支撐地方財政保運轉。
此外,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強調,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開展進出口環節、企業融資、公用事業、物流、行政審批相關中介服務等重點領域收費專項治理基礎上,完善制度機制,從制度上鏟除亂收費的土壤。(記者 張鐘尹)
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