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就業拓崗位 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23





    促就業舉措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


    就業優先,如何全面強化


      就業是民生之本。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優先穩就業保民生”,要求“扎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要實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就業優先政策應如何全面強化?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企業和專家。


      政策加碼,穩崗位有保障


      “媽,別擔心,我到新廠上班啦!”在寧波市鎮海區一家紡機制造企業報到后,貴州黔西南州貧困戶羅坤第一時間給家里報喜。


      羅坤今年的務工之旅可謂一波三折。3月初,好不容易通過勞務協作到寧波一家外貿企業做裝配工,隨著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企業訂單減少、產能下降,羅坤的活兒少了,收入也跟著下降。


      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收入不及預期,羅坤犯了愁,只好向寧波市人社局的就業服務專員求助。沒想到不到一周,服務專員就向羅坤介紹了紡機制造企業線切割操作工的工作。這不,羅坤已經順利到新廠上班,月收入5000多元。


      羅坤是我國千千萬萬返崗員工中的一位。當前,為更好地幫助勞動者穩定就業,就業優先政策正持續加碼。


      ——聚焦農民工,就業服務實現全覆蓋。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打工。因此,農民工就業與高校畢業生就業被比作就業的經線和緯線,只要織牢經緯線,我國就業形勢就能保持基本穩定。


      “以往,就業服務往往針對戶籍人員,這導致一些農民工在就業地面臨困難時,常常難以享受就業幫扶。”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賴德勝說,為了更好地幫助農民工在就業地就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


      羅坤正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我們對全市近7000家規模以上企業進行了返崗日監測,尤其是監測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跟進開展穩崗工作。”寧波市就業管理中心副主任孫奇峰說。


      ——延長社保降費期限,助力企業紓困穩崗。


      “好消息!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執行期限延長到今年年底。”收到人社局發來的短信,深圳越疆科技有限公司CEO劉培超的心情很激動。


      劉培超的公司致力于研發消費級桌面智能機械臂,其研發的“嘟寶特”機器人能寫毛筆字,潑墨揮毫,字跡娟秀。劉培超說,社保減免延長到年底,公司能省下近40萬元,下半年的工資發放有保障了。


      在深圳,像越疆科技這樣的參保中小微企業約78.4萬家。據深圳市人社局統計,此次免征政策延長后,深圳市中小微企業全年社保減負額度將從212億元增加到439.6億元,增幅達107.36%。


      ——發放以工代訓補貼,企業穩崗有支撐。


      5月20日,人社部印發通知,要求大力發展以工代訓。通過支持受疫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組織職工開展以工代訓,支持外貿、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等行業的各類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幫助企業穩定崗位。


      以工代訓補貼申領系統正式上線,補貼受理、審核發放可全程網上辦!6月9日以來,山東省各級人社部門負責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人員,忙著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各種渠道,使足勁兒向企業宣傳新政策。


      “我們第一時間就申報了,既能保住老員工的飯碗,還能減少公司用人成本,太給力了!”泰安藍海御華大飯店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陳朝對新政策贊不絕口。


      泰安藍海御華大飯店是山東泰安市的一家餐飲住宿企業,受疫情影響,5月1日前幾乎沒開張。“為了留住老員工,公司在停業期間一直沒有停發工資,實行輪流上班,可公司資金流實在緊張,壓力很大。”陳朝說,有了新政策,最多可領50萬元補貼,既能穩隊伍,還能強技能、練內功。


      補齊短板,促就業有空間


      “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為此,不僅要努力穩定現有就業,還要積極增加新的就業。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再加上退役軍人、新進城農民工等群體,需要在城鎮實現就業的新增就業人口達1000多萬人。”賴德勝說,提出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全年預期目標有其客觀必要性。


      受訪專家表示,在我國,新增就業來自四個方面,即各類企業和實體擴展的就業,創業者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帶動的就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公益性崗位安排的人員就業,以及勞動者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創造的就業。


      “其中,新就業形態快速成長,活力蓬勃,是我國新增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成剛說。


      “1、2、3,蹦。”北京朝陽區星河灣小區,徐琳琳正帶著4個小朋友上戶外體能課。“每周上5天課,每天6小時,每小時150—200元,月收入近2萬元。”


      原來,受疫情影響,不少幼兒園停止了招聘工作,苦于沒有崗位的徐琳琳通過摩爾媽媽平臺匹配,當起了到家老師。


      除了到家老師,疫情防控期間,核酸檢測員、在線學習服務師、信息安全測試員、互聯網營銷師、老年健康評估師……一批新就業形態脫穎而出,吸引了大量就業。


      張成剛介紹,新就業形態指的是新一輪工業革命帶動的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當前,新就業形態以平臺組織為特征,主要集中在“互聯網+服務業”。“我們應該順應信息技術革命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順應勞動力市場變化和勞動者就業偏好變化的趨勢,讓新就業形態茁壯成長。”


      不過,要讓新就業形態成為城鎮新增就業的重要力量,相關政策、制度安排還得盡快補齊短板。


      “我們建議,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應盡快把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納入保障范圍,積極探索建立適應非標準就業人員特點的制度安排。”賴德勝說,現行勞動關系制度體系不適應新就業形態的發展,新型勞動關系如何界定,也亟須有關部門加緊出臺相關規定。


      張成剛建議,有關公共就業服務應將新就業形態納入服務范圍,進一步清理取消限制靈活就業的不合理規定,取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市場準入、資格認定等方面存在的過嚴標準、過高門檻。


      強化技能,穩就業有信心


      “我當過瓦工,下過煤礦,可年紀大了,還是有門手藝靠譜。” 6月11日,山西呂梁離石區貝親職業技能學校內,來自坪頭鄉的薛軍平正在參加一場有關養老病患護理的培訓。“真想不到四十幾歲了還能再上一次學,當一回學生。”


      要保障就業和民生,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也是重要一環。這其中,技能培訓至關重要。


      想轉崗?線下培訓領進門。


      “這是變速箱,汽車的三大件之一,你看,里面的凸輪軸已經過度磨損了,你來換,我手把手教你。”6月4日,在青海西寧市公交集團修理車間里,維修師傅常林正在指導學徒安曉瑞進行維修。


      年初所在公司裁員,安曉瑞一下成了失業人員。“工作不好找,一聽說西寧公交集團提供技能培訓,考核通過后就能正式入職,我立馬報了培訓班。” 安曉瑞說。


      在常師傅一對一的指導下,安曉瑞已經逐漸熟悉了機械原理,這是他第三次實操訓練。很快,散落一地的零件就被他完整組裝在一起。


      想創業?云端學習練本領。


      “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很多知識,而且正是農忙季節,干活學習兩不誤。”四川眉山市仁壽縣的周麗英前一陣在家培訓,收獲不少。周麗英之前在重慶一家汽車企業打工,受疫情影響,返崗時間比往年延后,便萌生了開個小餐館的想法。正好,趕上縣里推廣在線培訓,周麗英好好地練了一把自己的廚藝。


      3月下旬以來,人社部“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進展迅速。截至5月31日,全國線上技能培訓實名注冊總人次數已達1196萬。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廣東174萬人次,江蘇128萬人次,河南116萬人次。


      想干新職業?企業“大學”來科普。


      密室設計師是干什么的?密室演員有啥要求?網店設計師又該怎么干?


      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推進,靈活多元的新業態帶動了新職業,吸引許多年輕人加入其中。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80后和90后成為新職業從業者的主力軍,占比超過90%。其中,有近五成新職業從業者希望增加職業培訓。


      在此背景下,不少知名互聯網企業開辦的“大學”應運而生。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就攜手阿里巴巴,推出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提供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等16個新職業培訓。


      “下一步,我們將緊盯形勢變化,注重精準施策,千方百計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筑牢基礎、貢獻力量。”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說。(記者 李心萍)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