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雖因疫情遭受一定程度的沖擊,但仍保持良好勢頭。經過20多天、9000多公里奔波,裝載著123輛沃爾沃牌汽車的中歐班列于日前順利抵達比利時根特市。(6月23日,經濟參考報)
剛剛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上,中國表示,愿優先加強與“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溝通協調,愿與國際伙伴并肩努力,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蘇之路、增長之路,開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更加光明的未來。
走四方,路迢迢,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成果與標志品牌,以中歐班列為代表的“鋼鐵駝隊”,如晨鐘暮鼓般,蕩漾著妙音復蘇的祥和樂章, 釋放經濟復蘇的積極信號,把中歐命運共同體的夢想逐漸照進現實。
鐵龍往來奔騰彰顯“一帶一路”精神,為國際合作抗疫凝聚力量。“求同存異,聚同化異”,這就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初心,也是我們的執著追求。當前,“逆全球化”力量的出現給全球防疫抗疫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但不可否認,團結抗疫仍是主流。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與歐洲大多數國家守望相助,中國更是彰顯大國責任與擔當,內助復工復產的同時外援國際抗疫。5月份,通過中歐班列運送的口罩、急救包、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就達119.6萬件、9381噸。鐵龍奔騰架起合作抗疫的橋梁,開啟保護“生命的方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已成為中歐班列重點保障運輸的貨物,為國際抗疫帶來信心和希望,連通一條條命運共同之路。
國際鐵路聯運拓寬“一帶一路”邊界,為全球經貿合作打開新空間。東西雙向互濟,內外陸海聯動。國際郵件專列、防疫物資專列、跨境電商班列……一列列“鋼鐵駝隊”成為了國際經貿合作的紐帶。日前,中歐班列(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定制化專列的出現,對班列開行線路、營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探索新模式、新舉措也是不斷適應客戶需求,擴大國際班列影響力和輻射范圍的應勢之舉。無論是遍地開花的中歐班列,還是崛起的陸海新通道班列,國際鐵路聯運已然成為新形勢下穩定進出口貿易、維護全球產業鏈、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間,中老鐵路曼邁一號隧道順利貫通,柬埔寨雙燃料電廠等項目穩步推進,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保持運行。“一帶一路”合作,為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堅實支撐。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和企業通過國際班列加入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享受貿易通道帶來的發展紅利。
車輪滾滾豐富“一帶一路”內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人心。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增長了3.2%,這與中歐班列的穩定增長密不可分。可以說,鐵路通道一線牽,地球村變得更“小”,交流愈發頻繁,貿易愈發便利,發展愈發強勁。特別是隨著中歐鐵路通道多式聯運體系的完善,使得海內外貨源得到極大豐富,中歐班列的輻射能力持續提升。如此一來,企業有了更多發展空間與機遇,也催生了沿線就業新群體,貿易往來打開了開放發展的大門,促進著國與國之間在更多領域的多邊合作,成為命運與共的生動詮釋。
國際鐵路多式聯運的發展,體現各國合作意愿正變得更加強烈,從“共商共建”走向“共享共贏”,“一帶一路”合作正破除各種障礙,暢通著世界經濟的血脈,也帶給世界人民更多的福祉。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