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行壓力下,如何實現基本民生應保盡保?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13





      當前,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仍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越是面臨困難,越要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我家新裝了50兆寬帶,不僅能上網,還能看數字電視,網絡讓我們和外面的世界連通了。”村民多來提別克·吾守爾說。


      近日,新疆海拔最高的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全部行政村農戶接通了光纖,至此喀什地區所有行政村實現了光纖到戶,打通了當地長期以來脫貧致富的“瓶頸”。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任務更重、挑戰更大。攻克最后551萬人的“貧困堡壘”,需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


      ——財政部累計下達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96.36億元,分配重點向“三區三州”和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脫貧難度大的深度貧困地區以及掛牌督戰地區傾斜。


      ——上半年,52個掛牌督戰貧困縣2020年已外出務工281.47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10.61%。25個省份已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830.91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3.73%。


      ——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有關政策,包括擴大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對象、延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款困難的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等。


      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上半年,貧困人口“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基本完成,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數量整體超過去年。


      公益崗位、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等在帶動貧困人口脫貧方面持續發力,消費扶貧行動穩步推進。


      上半年,中西部22個省份扶貧公益崗位安置433.2萬貧困人口;已開工扶貧項目40.86萬個,開工率95.24%;已復工扶貧龍頭企業28057個,復工率98%,吸納貧困人口就業82.4萬人;已復工扶貧車間30119個,復工率99.6%,吸納貧困人口就業39.4萬人;共認定63278個扶貧產品,東部9省市消費扶貧金額220.63億元。


      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家住青海省西寧市的賈永紅至今還清楚記得,最困難的時候,她甚至掏不出錢給女兒買學習用品。丈夫去世10多年來,她先后在工地上做飯、幫超市送貨,始終沒有一份穩定工作。


      2016年以來,西寧市對貧困邊緣群體進行精準幫扶,一系列“弱有所扶”的制度安排和機制建設,編織起更大、更密、更有溫度的社會救助網絡。


      “政府幫我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每月有了固定生活來源,公租房租金減免70%,女兒一年有1000元的學費補助,每逢年節還有補助金。”賈永紅說,最灰暗的日子過去了。


      越是困難,越要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保障民生的基本運轉。今年以來,一系列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的清單任務直指民生關切:


      ——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


      ——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


      ——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


      ——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


      解民憂、暖民心。一項項硬核措施織就一張嚴密的保障網,有效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為了緩解殘障學生生活困難,近日,南方電網貴陽烏當供電局組織志愿者們來到貴陽市烏當區特殊教育學校,為他們帶去一堂電力科普課堂,同時為孩子們送去急需的學習和生活用品。


      “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增長了知識,同時也為他們帶去關心和快樂。”參加活動的一位志愿者說。


      今年一季度,全國新納入低保、特困人員99.9萬人;臨時救助因疫情致困群眾310.7萬人次;累計為困難群眾1.23億人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71.3億元。


      應對疫情,各地及時啟動實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3至6月,價格臨時補貼標準再提高1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也被納入補貼范圍。民政部還特別明確,疫情嚴重地區可暫停開展低保對象退出工作,為困難群眾提供保障。


      助企紓困激發市場活力


      訂單不降反增,員工不減反多。位于大別山南麓的湖北貴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轟鳴,300余名工人正加緊趕制訂單。公司董事長白明軍說,公司能夠迅速復工達產,離不開市里派來的“店小二”。


      “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全力當好店小二。”6月,湖北印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把服務送到企業急需處,讓千千萬萬的經濟細胞活躍起來。


      特殊時期有特殊之舉。


      今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此外,今年以來,一段時期免收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工商業企業電價、降低電信資費、減免相關政府性基金收費等一系列降費措施出臺,為企業紓困發揮了積極作用。


      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必須在發揮好積極財政政策特別是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規模性政策作用同時,加大貨幣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共生共榮。


      會議明確,已定的降費措施要說到做到,落實到位。通過將降低工商業電價5%、免征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和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政策延長至年底,并降低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15%,連同上半年降費措施,全年共為企業減負3100多億元。


      “這是十分具體且有針對性的部署,對于助力企業發展、推動經濟平穩運行都將起到積極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說。(記者 齊中熙、趙文君、樊曦)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