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17日發布消息,近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印發《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規劃(2020-2022年)》,明確到2022年底中國將基本建成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
官方稱,此舉旨在構建線上線下緊密結合、央地平臺互聯互通的監測預警“天羅地網”,強化科技賦能,促進關口前移,阻止非法集資風險蔓延放大,切實保護民眾財產安全。
近年來,非法集資“網來網去”特征明顯,風險蔓延快、波及面廣、涉眾性強,大案要案高發頻發,嚴重影響中國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健全非法集資全鏈條治理格局的戰略性基礎設施,打造覆蓋全國的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據介紹,作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牽頭單位,中國銀保監會聯合部分地方政府和成員單位,就建設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三年規劃深入調查研究,組織專家學者反復論證研討,向各地各相關部門廣泛征集意見建議。在充分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強調,注重關口前移、打早打小,提高監測預警體系見微知著、防微杜漸的能力,力爭在苗頭時期、涉眾范圍較小階段推動解決問題;注重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加強頂層設計,健全體系機制,搭建技術平臺,深化數據融合,打造形成“全國一張網”;注重科技賦能、安全高效,大力拓展數據來源,統一數據標準和技術規范,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全面提升風險預警效能。強化安全意識,健全防護制度,保障數據安全。
《規劃》明確,到2020年底:完成國家平臺和大部分地方平臺建設,率先實現國家平臺與重點地區平臺對接。到2021年底:各地完成地方平臺建設,并與國家平臺全面對接。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統分結合、智能驅動、高效協同”的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