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底反彈,殊為不易!
全球還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下,誰都沒有想到,第一個站起來的會是——中國。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二季度全國GDP增長3.2%,成為全球首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這個“首個”,含金量有多高?
先看一組數據:據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5.2%,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按照聯合國估算,今年至明年全球經濟損失將達8.5萬億美元,相當于過去4年的全部增長。
其他國家呢?二季度GDP數據全部暴降!
新加坡:-41.2%。可能面臨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美國:最高-40%。“從糟糕到更糟糕、再到最糟糕,美國經濟正處于徹底的‘自由落體’狀態之中”。
英國:-25%。“這是近一百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加拿大:-44%。是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最大季度萎縮幅度的五倍。
這樣放眼全球一望便知,中國的成績實屬不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我們最有信心,在最新報告中預計中國經濟全年將增長1%,成為今年唯一可能實現正增長的大型經濟體。
越是經歷巨大沖擊,越能驗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越能看出制度優勢的深層底色。
然而大洋對岸的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疫情還在急劇反彈,連續兩天新增病例逼近7萬。CNN報道了一個驚人的數據,幾乎每100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感染。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都在30%以上。而今面對疫情再一次展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德國之聲電臺網站直言,“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遠超歐美,一旦中國不再增長,世界就會陷入嚴峻的蕭條期。”
宏觀經濟數據中的一個小數點,落到個人頭上就是日常生活的重大變化。由負轉正更不是自然發生的,中國是如何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讓“幾乎熄火的經濟”重啟?
長安君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我們付出了最大的犧牲。
在全球飽受疫情肆虐的時候,逆勢增長的中國經濟顯得極為耀眼。中國經濟的復蘇,首先要歸功于成功控制疫情,而為阻斷病毒傳播,中國的犧牲是巨大的。讓一座千萬人口級別的城市按下“暫停鍵”,讓一個百萬億級別的世界第二經濟體暫時“放慢腳步”。我們何嘗不明白,要付出巨大代價。
但為了保護人民和生命,為了給疫后發展創造前提條件,中國義無反顧這樣做了。讓不出門就不出門,讓百業停產就停產,雖然不出門但物資充足,無論是業主自發團購,還是超市無接觸配送,所有的背后都是因為有人冒著生命危險讓大家吃得上飯。
不僅有援助武漢的醫護人員,還有全國各地各行各業默默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從黎明到黑夜,不懼疫情不計得失,保障民生維持著城市的運轉。
當然,還有我們每一個在家原地不動的人民群眾,直到今天,我們才真正理解了“人民”的含義。我們享受著別人犧牲換來的平安,我們也隨時準備著為別人做點什么。8萬多同胞曾在生死邊緣徘徊,4.2萬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400萬社區工作者堅守一線……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全面開啟了生產生活。
正如網友們評價,“我們付出了最大的犧牲,但我們擁有最好的人民。”
第二,我們拿出了最有力的政策。
“真干事、干正事,能不”轉正“嗎?”這句話是央視主持人對于中國經濟成績的評價。我們的政策出臺很快,僅武漢疫情發生一個月,中央和地方就密集出臺各類扶持政策800余項;我們的政策出臺很準,財政部3.75萬億的地方債券,基本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中央的2.3萬億,基本普遍用于企業的免稅減息、中小企業的支持以及科技企業發展;我們的政策出臺很穩,上半年貸款增長了12萬億多,比同期增長了2.7萬億,社會融資也在增加,市場流動性還很寬裕。
中國人有決心,讓巨大的歷史進步為巨大的歷史災難做補償。
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沖擊,也加速了我國數字經濟大發展。疫情防控期間,餐飲、培訓等行業受到不小沖擊,但外賣、網課打開了新思路,數字化轉型勢不可擋。農特產品銷售遇阻,直播經濟異軍突起,萬億級別的市場應運而生,身處天南海北的職工發現,通過線上協同合作,也能完成在寫字樓完成的任務。
事實證明,中國經濟的江河有足夠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重開絕壁、奪隘而出!
第三,我們為團結合作付出了最大誠意。
“我們團結一致抗擊共同的敵人,這到底有多難?”面對美國的又雙叒叕“退群”,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新聞發布會上一度哽咽。
身處風云激蕩的百年變局,封閉還是開放?對抗還是合作?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這既是一場“集體考驗”,更是一個巨大警示。
從全球抗疫到恢復經濟,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當習近平總書記承諾中國將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當一批又一批防疫物資,從中國飛向世界各地,當各國專家共同合作,加快藥物、疫苗、檢測科研攻關,中國在用實際行動表達著支持團結抗疫,共同發展的立場。
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中國勢必激活全球市場需求,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也會對其他國家出口,產生強大需求。
我們不愿看到,3.2%的增長只是一枝獨秀,而是希望帶動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復蘇。我們也很明白,只有全球經濟復蘇,中國經濟才能行穩致遠。
今天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著了火的森林里,制造壁壘、相互打壓都毫無意義,團結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只有拋棄偏見算計、抹黑甩鍋,才能將世界經濟的大船拖出泥沼,給每個人更好的未來。
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