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對外開放 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14





      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在這種復雜的形勢下,中國始終堅持擴大開放,秉持合作共贏理念,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公平競爭環境,為全球商界創造更多機遇。在華外資企業人士表示,中國的不懈努力,讓他們受益良多,他們對中國市場環境更加看好。


      “我們看到了機遇、增強了信心”


      今年上半年,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外貿、外資和消費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半年報”。外資企業堅持看好中國,離不開中國堅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市場主體優化服務,不斷改善營商環境。


      “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就。” 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如此寫道。該報告指出,中國的營商環境改革涵蓋了《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的大部分指標;在過去兩年里,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2018年第七十八位躍升至2020年第三十一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近年來,中國以參與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估為抓手,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致力于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全球排名持續大幅提升,被采信的改革數量位居全球前三,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


      “建設更加友好和開放的營商環境,中國的成績切實可見。我們看到了機遇、增強了信心。”比利時比中經貿委員會主席貝爾納·德威特說。比利時去年曾派出460多名商界人士組成的經貿代表團訪華,德威特是代表團成員之一。在他看來,以比利時的經濟體量,能以如此空前規模組團訪華,“是歐洲企業看好中國市場的一個例證”。


      日本知名化妝品集團資生堂第三家研發機構今年在上海落地,繼續推進本土化。此外,資生堂還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簽訂了從明年開始的3年合作備忘錄。資生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營戰略本部本部長長谷直子說,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影響公司在中國市場持續深耕的腳步,“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未來還會進一步強化對華投資”。


      “中國政府一直致力于為中外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完善、公平的營商環境。”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顧問莊巨忠認為,中國對于營商環境持之以恒的改善,是東南亞經濟體發展的良好機遇。


      “外商在華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


      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中國在改善司法行政質量這一指標上的得分高于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道路上,中國篤定前行,為企業蓬勃發展創造土壤。有針對性解決國內外企業發展難題的相關法律不斷出臺。


      今年1月1日,《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正式生效,給外商在華利益提供了更強有力的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把近年來有關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經驗做法形成全社會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規范,中國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2020年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2019年的40條縮減至33條,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37條縮減至30條……


      國際投資者切實感受到束縛和障礙更少、競爭環境更加公平、合法權益更有保障。


      “《外商投資法》通過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簡化審批流程,保障公平競爭。”巴西未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科斯·路德維格認為,中國在完善仲裁法律和實踐方面進步明顯,對于在華外資企業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助于推動更高水平國際合作。德威特說,歐洲企業非常重視專利保護,《外商投資法》在法律上確認了負面清單之外的外商投資均享有國民待遇,禁止以行政手段強制進行技術轉讓,強化了對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


      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世界最大工業軟件提供商達索系統公司,最近將亞太總部搬至中國上海,并計劃在5至10年內將在華員工從現有600余人增至2000余人。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張鷹表示,達索系統在華加大投入,是因為“中國(的發展)速度和韌性,政府(對企業)支持力度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進步”。


      法國律師尼古拉·科斯特經常處理中法跨境法律業務,對于中國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努力深有感觸,“規范、完善的產權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激發了新的投資與經濟活力。中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產權與知識產權保護的主要參與者。”


      “歐盟企業將堅定致力于開拓中國市場”


      穩定的經濟復蘇預期、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形成合力,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


      今年6月,泰國開泰銀行在深圳注冊成立了開泰遠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業務重點包括研發金融信息技術系統、數字銀行等數字經濟系統,拓展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云等金融科技產品,為銀行客戶提供新型金融科技服務。這是今年第一家外資銀行在深圳成立金融科技公司。


      “公司的成立得益于中國金融領域的開放和合作,對外資企業進一步敞開大門。”該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表示,中國銀行及保險業的業務環境較過去更加寬松,尤其是在外資控股方面,有關法律規定更加靈活。他堅信,一個開放公平競爭的中國金融市場,必將吸引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其中。


      韓國中國經營研究所所長樸勝贊與中國地方政府有不少交流。“他們的外商投資服務水平正不斷增強,各項政務服務的效率顯著提高。”樸勝贊認為,中國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


      德威特表示,今年中國連續第四年壓減負面清單,可以看出中國正在持續優化投資環境,為外商減輕負擔、創造更多便利。“當一些國家試圖對外商投資關閉大門的時候,中國政府正在采取多項措施堅持對外開放,這值得全世界認可和支持。”


      “中國正走在推動國家間貿易和投資往來的正確道路上。”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米凱萊·杰拉奇說,“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給世界各國帶來機遇,意大利企業要抓住這些機遇。”


      中國歐盟商會與羅蘭貝格咨詢公司6月發布的《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0》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中國仍是其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中國國內需求不斷增長,并且擁有適合創新、長期經營的市場環境,以及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系統。歐盟企業將堅定致力于開拓中國市場。”(人民日報北京、曼谷、布魯塞爾、東京、巴黎、羅馬、里約熱內盧、首爾8月12日電  記者曲頌、劉歌、趙益普、方瑩馨、劉軍國、葛文博、韓碩、朱東君、馬菲)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對外開放一定會打開全新局面

      中國對外開放一定會打開全新局面

      習近平主席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各國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開放共贏,勇于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
      2018-04-12
    • 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三點啟示

      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三點啟示

      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與世界關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面向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到開拓亞非拉等新興市場,從“全球賣”到“全球買”,從向西方學習到他國來華“取經”,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中國與世界的...
      2018-11-05
    • 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呼吁國際社會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2018-11-07
    • 對外開放:發展中國 造福世界

      對外開放:發展中國 造福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一十分重要的講話,鄭重宣示了新時代中國以自身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全球共同開放、助力各國共同發展的愿景和情懷,充分彰顯...
      2018-11-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