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地穩就業政策加速落地——暖企惠風吹 就業有保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8-24





      面對嚴峻就業形勢,“穩”成為就業政策的重中之重。從地方看,各地堅持穩就業擴就業并舉,宏觀政策和微觀服務并重,從穩崗位、擴就業、保重點、促匹配、兜底線等方面精準施策。預計下半年市場上的崗位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同時,各部門穩就業保就業政策不斷落實。


      隨著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穩就業舉措全面落地,勞動力市場需求升溫,我國就業局勢逐步回穩。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1萬人。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地在就業方面不斷送出“大禮包”。


      就業指標逐步企穩


      面對嚴峻就業形勢,“穩”成為就業政策的重中之重。從地方看,各地堅持穩就業擴就業并舉,宏觀政策和微觀服務并重,從穩崗位、擴就業、保重點、促匹配、兜底線等方面精準施策。多地堅持就業政策與經濟政策聯動,全力防范化解規模性失業風險,全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


      記者從地方人社系統獲悉,多地重要就業指標持續向好、好于預期。截至7月底,黑龍江省城鎮新增就業18.5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9%。黑龍江省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和調查的中小微企業復工率分別為98.7%、92.2%,返崗率分別為97.4%、83%。截至8月7日,全省高校畢業生簽約率高于去年同期。


      “我國就業形勢整體趨穩,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增長逐漸恢復,國內消費支撐帶動作用增強,特別是新經濟、新業態活力強,對就業帶動作用大。就業形勢逐漸趨穩,也體現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說。


      河北省日前印發通知,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創造崗位和穩定崗位并重,用足用好穩就業資金,幫助企業紓難解困;青海省近日印發通知,明確在繼續落實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穩崗返還實施力度,對受疫情影響出現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四大類參保企業,放寬穩崗返還申領條件;福建省對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3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長執行到2020年12月底,預計全年將減免3項社會保險費245億元左右。


      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盡管今年就業形勢呈現“先低后穩”,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仍十分突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面臨更大壓力。


      “目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部分畢業生離校時還沒落實工作,離校未就業大學生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崗位分散,簡歷投遞、求職成本高等等。此外,部分應屆大學生也未能及時調整求職心態。”張成剛分析指出。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認為,除了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和大學生的能力與期望之間存在結構性錯配,也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具體體現在區域機會和流動意向錯配、學歷要求與學歷結構錯配、能力要求與專業背景錯配、崗位缺口和職業選擇錯配等。


      為助力2020屆高校畢業生成功、順利就業,多部門從兜底保障、提升能力、豐富選擇、寬限準入等方面入手,出臺就業政策“大禮包”。


      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廣西明確,外地戶籍來廣西求職或廣西戶籍離校未就業的2020屆高校畢業生需辦理實名登記,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將采集就業需求、就業去向、接受就業創業服務和享受政策等情況,以便為就業服務提供基礎數據;青海要求,各地人社部門收集崗位信息和用工需求,常態化開展線上招聘,充分利用現有的網上招聘平臺,設立高校畢業生招聘專區,集中發布一批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信息;安徽宣城打造“云招聘+云指導+云辦理”的全鏈條“云服務”模式,做到“線上指導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助力高校畢業生借“云”就業。


      人社部行風辦負責人吳禮舵表示,目前,人社部已部署開展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推動建立全國統一標準的職稱評審管理服務體系,實現職稱信息共享,進一步提升職稱評審信息化水平和為專業技術人才服務能力。


      技能培訓緩解結構性矛盾


      要緩解“有人沒活干,有活沒人干”并存現象,職業技能提升很關鍵。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主辦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這是我國第一次圍繞扶貧主題專門舉辦的職業技能賽事,參賽選手全部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


      記者注意到,此次大賽共設電工、鉗工、鋼筋工、砌筑工、家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西式面點師、電子商務師等8個比賽項目。這些職業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貧困地區勞動力從事上述職業的人員較多。


      “我國目前家政服務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大多數從業人員是來自農村或貧困地區的婦女。再比如,餐廳服務、西式面點等住宿餐飲行業,從業人員也超過3000萬人,這些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強,是貧困地區勞動力快速脫貧的有效路徑。”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說。


      人社部近日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顯示,“金屬熱處理工”“鑄造工”“工具鉗工”“沖壓工”“鉚工”等不少與制造業相關的技能崗位短缺程度有所加大。


      在張立新看來,市場需求普遍較大的職業,培訓后就業率和收入水平較高,對勞動者脫貧增收、技能就業效果明顯。“比如鋼筋工、砌筑工等建筑領域,是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主要行業,目前從業人員超過5000萬人,90%以上是農民工,其技能水平決定著工程建設的質量,掌握高技能的從業人員收入不菲。”張立新說。


      展望未來就業形勢走向,李強認為,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對穩定我國就業市場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著力點。高校可探索以新經濟為導向的“大學生后教育體系”,聯合各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專升本教育、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以及未就業畢業生后續教育中,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指導。


      “隨著我國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經濟發展形勢逐步恢復,預計下半年市場上的崗位需求量會進一步增加。同時,各部門穩就業保就業政策不斷落實,將為今年就業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張成剛說。(記者 韓秉志)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豐富發展

      2016年,我國新增城鎮就業1314萬人,已連續5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200萬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2017-03-21
    • 中國實現全年就業目標底氣十足

      日前,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正式印發,其中就業相關部分,參與部門陣容龐大,在人社部牽頭下,有10多個部門需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此,專家指出,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促就業已開始進入密集落實...
      2017-04-05
    • 795萬大學生畢業在即 多地出招護航就業創業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795萬,比上一年又增加30萬人。伴隨畢業季臨近,龐大的學生群體陸續涌入就業市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出臺舉措,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升級版積極就業政策將帶來哪些利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以及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