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站在國慶的時間節點回眸,今年面對國內外各種困難挑戰,我國牢牢守住民生底線,“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就業是民生之本,位于“六保”之首。1至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78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6.8%。8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6%,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截至8月末,52個掛牌督戰貧困縣今年外出務工287.41萬人,是去年全年的112.94%。各地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人們有了收入,保民生就有基礎。
物價連著百姓“錢袋子”。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物價呈溫和上漲態勢,但總體保持穩定。“今年以來,各地已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約246.3億元,惠及困難群眾約3.66億人次。”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
抗大疫、防大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不惜一切代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約2.3萬元,重癥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汛情中累計營救、轉移和疏散群眾21萬余人,累計下撥中央救災資金25.75億元。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今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上調,總體漲幅5%;多省份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4%。
壓力之下,強化對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尤為關鍵。今年,失業保險保障范圍不斷擴大,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保障。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可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社會救助制度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獲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條件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
2020年還有不到100天。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吹響總攻號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一系列直指民生的政策部署,將讓脫貧質量更高,小康成色更足。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