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持續保持穩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5年間,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6000萬人,勞動參與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始終處于較高水平。
就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就業穩則社會穩。2016年至2019年,我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378萬人,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保持1300萬人以上。今年盡管受疫情影響,穩就業面臨較大壓力,但各地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就業形勢總體保持了向好態勢。1至8月,城鎮新增就業78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6.8%。
這是堅持就業優先政策的5年,就業位于“六穩”“六保”之首,就業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十三五”期間,各級財政總投入就業資金3419.92億元。特別是疫情期間推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穩崗返還、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等舉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就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是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的5年,就業方式更加多元、結構更為優化。網約配送員、直播銷售員、數字化管理師、裝配式建筑施工員……“十三五”期間一大批新職業快速涌現,不斷創造就業新機會,吸納就業人員規模持續擴大,成為就業“蓄水池”。
這是牢牢兜住就業底線的5年,更多困難群眾通過就業實現脫貧,零就業家庭得到動態清零。2016年至2019年,全國累計有2209萬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1213萬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830萬人,超過去年全年的總數。(記者 姜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