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下的外企新機遇——從進博會看中國經濟新亮點之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11





      今年以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第三屆進博會上,“新發展格局”也成為外企高管口中的一個熱詞。


      “中國內需潛力巨大,利好政策頻出,國內大循環孕育的市場潛力為外企在華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外企高管們普遍認為新發展格局給在華外企帶來了很多新機遇,都在思考如何適應新形勢,把新機遇抓得更牢。


      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許多在華外企早已深深融入中國市場,通過不斷加大投資,加強本地化發展,和中國市場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石峰表示,戴爾已經把生產、采購、研發、銷售和服務全產業鏈條都放在了中國。目前,戴爾絕大部分生產能力都在中國,在華有下游廠商數百家。


      面對新階段、新格局,外企除了在中國市場加強投資,持續做大增量,也在調整優化發展策略,把存量盤活。


      本屆進博會上,各參展企業展臺的簽約桌十分熱鬧。越來越多的外企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和各地政府加強合作,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


      施耐德電氣已經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一個明顯變化就是“進博簽約”越來越多。去年簽約量超過首屆,今年的簽約量相比去年又增加超過50%。簽約覆蓋的行業也不斷擴展。今年,施耐德電氣還與8家業務合作伙伴一起參展,體現了其尋求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發展的經營理念。在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看來,公司一直特別注重加強本土“朋友圈”,“共贏”模式是施耐德電氣在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法寶”。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因此,面對新發展格局,外企的機遇不僅在于國內大循環,也在于他們是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


      正如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總裁張珺所說,外企不但可以通過本土化的生產與運營完善本土供應鏈,打通內循環的技術堵點和供應鏈堵點,還可以通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幫助中國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合作共贏。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甘牛表示,國內國際雙循環將為外資銀行帶來更多機會,星展銀行一直不斷尋求深化與地區金融機構的合作關系,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促進境外企業“引進來”,還積極參與跨境人民幣支付,推動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新加坡大華銀行則通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尋找新機遇。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符懋贊介紹,大華銀行去年攜手中國農業銀行新加坡分行成功落地首單《可持續融資框架》下的綠色貸款。未來,大華銀行將探索更多融資模式,為投身“一帶一路”合作的企業提供服務。(記者 袁勇)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李克強: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李克強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國經濟會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因為中國有13億人口,我們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社會的創造力。
      2017-06-27
    • 李克強:中國經濟向好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新一輪工業革命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孕育興起,為各國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也帶來更多平等參與的機會,有利于實現包容性增長,增強社會公平性和發展普惠性。
      2017-06-28
    • 國際社會緣何頻頻點贊中國經濟

      國際社會緣何頻頻點贊中國經濟

      進入10月以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先后調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兩大機構的負責人在不同場合對中國成就和中國經驗表示高度贊許。
      2017-10-16
    • 國際機構:中國經濟穩速增質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國際機構:中國經濟穩速增質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近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所做的報告引發了全球投資機構熱議。在最新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后,多家知名國際機構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穩速增質新階段,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投資機遇。
      2017-10-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