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國新辦就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和減稅降費工作進展及取得成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對于一些地方財政直達資金閑置問題,財政部預算司負責人郝磊進行了回應。
有提問稱,財政直達資金下達速度比較快,但是一些地方因為資金與項目不銜接的問題,出現了“錢等項目”的情況,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財政部將采取哪些措施解決下撥資金閑置的問題?
據郝磊介紹,為了提高直達資金的使用效率,盡快發揮直達資金對“六穩”“六保”的支撐作用,在直達資金下達之前,財政部就提前要求地方做好項目儲備,便于直達資金下達以后盡快安排使用。
郝磊強調,但是,在實際執行中,監控系統發現,其他部門也有反映,確實一些地方存在剛才所說的問題,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夠扎實,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受到了疫情影響,導致項目實施的條件發生了變化,資金暫時難以支出。
對這個問題,郝磊稱,財政部高度重視,進行了專門研究,及時向地方財政部門印發通知,明確了相關政策。
一是允許地方將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用于支付2020年竣工,但還需要結算的項目款項,以及可以用于彌補前期已經發生的抗疫經費缺口。
二是對預計年內難以形成實際支出的直達資金,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地方可以及時調整用于其他具備條件的項目。同時,財政部督促省級財政部門加強對市縣財政的指導,確保資金盡快用在刀刃上。
郝磊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上述措施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錢等項目”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不排除有個別個例,但應當說越來越少。下一步,將繼續結合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盡可能把相關的要求提前通知地方,給地方預留必要的準備時間,同時指導地方加強項目庫建設,扎實做好項目儲備等前期工作,為直達資金的精準高效使用發揮作用、打好基礎。
轉自:中新經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