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質量可靠的養老服務


    ——訪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1-20





      根據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養老服務將接受更大的挑戰和考驗。


      然而,當前我國養老服務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還比較多,存在許多短板。如何下大力氣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提質量,為實現2035年“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愿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記者采訪了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


      破解養老服務工作中“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將采取哪些積極舉措?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民政部將著力破解當前養老服務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動實現到2022年全面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35年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成熟定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成熟完備的養老服務制度等工作目標。


      為此,下一步民政部將推動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面向全體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比如,制定并完善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與需求綜合評估標準;推動將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內容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社會服務范疇;整合現有老年人補貼制度,因地制宜提高補貼標準、補貼精準度和有效性,做好與殘疾人兩項補貼、社會救助等政策的銜接,形成基本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大力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切實降低養老服務成本,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價格適中、方便可及、質量可靠、可持續的養老服務。


      同時,要加快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包括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在街道、社區、小區形成銜接有序、功能互補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積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支持養老機構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大力發展“家庭養老床位”;有效拓展農村養老服務,在縣鄉村建成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形成適合農村特點、滿足農村老年人需求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醫養康養結合服務,促進醫療衛生服務與養老服務有機銜接和融合,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以滿足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為目標


      記者:當前,我國社區養老發展滯后,難以對居家養老形成有效支撐。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居家養老在我國養老體系中起著基礎性作用,相對于其他養老模式,居家養老的社會成本更低,更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在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仍將是我國養老的主要模式。


      “十四五”期間,民政部將以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協調發展為方向,以滿足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為目標,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第一是要推動養老機構進家庭和社區,將專業服務延伸到家庭,為居家養老提供支撐,到2022年年底力爭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個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運營家庭照護床位的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還要大力發展家庭照護床位,在各地探索基礎上,及時面向全國推廣。目前發展家庭照護床位的思路和方向是把養老床位建在家庭,由養老機構運營家庭照護床位并提供服務,讓老年人居家就能獲得連續、穩定、專業的養老服務。


      第二是要進一步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社區日間照料機構和設施達到21萬多個,基本實現城市社區全覆蓋和農村社區50%覆蓋的目標。下一步,民政部將聯合有關部門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落實新建小區、已建成小區配建補齊養老服務設施的要求。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在街道層面廣泛發展綜合功能的養老機構,將專業的養老服務引入社區和家庭,在社區和小區發展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和日間照料中心,推動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連鎖化、品牌化、社會化運營,形成街道、社區、家庭有序銜接、功能互補的社區養老服務網絡。


      讓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的主體


      記者:當前,我國許多城市養老床位面臨“一床難求”。同時,我國養老機構存在功能混亂、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一些養老企業利潤微薄,無法生存,另一些則價格過高,普通民眾消費不起,難以起到機構養老的補充作用。對此民政部將采取哪些舉措?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相關負責人:養老床位出現“一床難求”的主要原因是優質床位不足,供給結構不合理。解決這一難題,需要持續優化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為此,民政部將指導各地民政部門重點扶持發展滿足基本養老服務需求、服務失能失智老年人、方便可及的養老機構,引導社會力量適度建設面向高收入家庭的養老機構,滿足多層次、個性化服務需求。同時,引導養老機構發揮服務和技術輻射作用,參與居家上門服務和社區養老服務。大力發展社區連鎖化、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小微養老機構。積極培育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同時開辦居家社區和機構服務業務的養老服務綜合體。


      同時,要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民政部將積極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堅定不移地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讓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的主體,不斷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養老服務市場體系。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為契機,全面落實養老機構取消許可要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二是推動完善發展機制。聯合有關部門不斷完善政府購買、委托等方式,引入市場機制、社會力量擴大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企業。三是拓展運行機制。支持“養老服務”+老年人用品產品、+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務,加強養老服務領域的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鼓勵慈善和志愿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此外,還要大力發展養老產業。推進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統籌推進適老化設施改造,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社區環境。建設高素質、專業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開展養老服務人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到2022年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200萬名養老護理員、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切實提升養老服務持續發展能力。


      “十四五”期間,民政部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事業產業雙重屬性雙輪驅動,堅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努力滿足廣大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記者 任歡)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人社部:養老金調整將惠及1億多退休人員

      從2017年1月1日起,為2016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 5%左右。
      2017-04-18
    • 獨守空房無人照料 農村“老有所養”還要再破題

      獨守空房無人照料 農村“老有所養”還要再破題

      隨著農村家庭結構、人口流動等方面不斷發生變化,許多生活在農村的老人漸漸獨守空房,陷入無人照料的困境。農村養老,問題頻現。
      2017-06-21
    • 李克強:確保商業養老保險“養命錢”安全可靠

       “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一樣,都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活命錢’,必須確保這些資金安全可靠運營。各保險機構務必守住這一底線。”李克強總理在6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2017-06-23
    •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人口老齡化壓力日漸增大,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廣受社會各界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回應稱,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養老金可按時足額發放。
      2017-06-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