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2017年半年報陸續發布。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航空運輸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保持在55%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高于服務業的平均水平。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可以說,前半年我國民航業形勢平穩,行業繼續保持著較快發展速度。這從三大航空公司的中報里也不難看出,三家航空公司營收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合計實現營收達1664.94億元。而盡管三大航空公司的營業收入增加了,但凈利潤卻有所波動。除東航實現了正增長34.46%外,南航和國航分別同比下降了11.62%和3.79%。
根據民航局公布的《中國民航2017年6月份主要生產指標統計》顯示,全行業2017年1月-6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13.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了12.5%;旅客周轉量4537.8億人公里,同比增長了14.1%,旅客運輸量26333.9萬人次,同比增長13.4%;貨郵周轉量112.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了7.5%,貨郵載運量329.2萬噸,同比增長了5.1%。
在不錯的形勢下,具體到三大航空公司,從半年報的數據來看,南航在今年上半年里營收最高且增長率最高。東航、南航、國航的營收分別為480.2億元、603.19億元和581.55億元,且分別增長了3.64%、11.54%和8.65%。但在凈利潤方面,東航拔得頭籌,南航與國航卻略顯弱勢,分別為43.47億元、27.68億元和33.26億元,同比增長了34.46%、-11.62%和-3.79%之所以造成了凈利潤的波動,首先要考慮的是成本問題。而作為最大的運營成本,航油成本的上漲便成為了“罪魁禍首”。
東航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飛機燃油成本為人民幣121.39億元,同比增長了45.15%,主要是由于平均油價同比增長了38.16%,增加航油成本人民幣33.53億元,同時公司加油量同比增長了5.06%,增加了航油成本人民幣4.23億元。國航、南航也將成本的增幅歸咎到了油料方面。據國航財報顯示,集團上半年營業成本為476.64億元,同比增加了65.04億元,增幅為15.80%。其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增加了39.02億元,增幅為40.11%。且南航的燃油成本為154.02億元,同比增長達50.13%。
四至五成的燃油成本上升可謂幅度不小,而面對未來全球經濟復蘇、原油供應、美元加息周期、地緣政治等因素均存在不確定性,油價仍然存在一定的波動風險。東航方面稱,公司在上半年未開展航油套期保值業務,而未來則將積極研判油價走勢,把握有利市場機遇,謹慎開展航油套期保值業務。
除了成本環節外,行業競爭風險也在加劇中。其中,替代競爭風險成為了三大航空公司集中思考的問題。
隨著國內民航運輸業市場的逐步開放,各個航空公司在規模、價格、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已日趨激烈。與此同時,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的逐步完善也在沖擊著短途航空運輸,并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尤其針對我國的高鐵網絡,在不斷拓展的同時,其高頻次、低票價、準時、快速等特點也吸引了無數出行者,并將民航置于了相對劣勢的地位。
對此,東航在半年報中提出的應對措施是圍繞樞紐市場與核心市場拓展航線網絡,優化航班銜接,加強全網全通及國際中轉聯程產品營銷,同時努力保持較高水平航班準點率,發揮航空運輸的速度優勢。
而國航方面則相對樂觀地指出,盡管從短期來看,高鐵既有線路在跨線經營、整體提速、增加頻次、延長運營時間之后加劇了對航空的分流,但從長遠來看,高鐵將改變中國經濟地理版圖。高鐵與民航存在競合的關系,空鐵聯運將成為打造國際樞紐的有力支撐。從公司本身的國內航線來看,中短程航線的比重在同行業中占比最低,總體會受到高鐵的分流,但影響很有限。(本報記者呂途)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