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2018年,我國國際收支呈現自主平衡,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均呈現順差,儲備資產增加。
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值,2018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491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3952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2922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14億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408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6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602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189億美元。
“經常賬戶保持在合理的順差區間。”王春英表示,雖然一季度出現逆差,但二季度至四季度持續順差,并且順差規模逐季擴大。四季度,經常賬戶順差546億美元,較三季度增長135%,主要是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1391億美元,環比增長38%;服務貿易逆差641億美元,環比下降21%。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保持順差,跨境資本呈現凈流入。2018年,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含四季度凈誤差與遺漏)呈現順差60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呈現凈流入1074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62%。
“在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長期向好的大背景下,未來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總體平穩,我國國際收支狀況也將保持基本平衡。”王春英說。(記者 姚進)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