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03





      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報告2018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報告提到,相關地方、部門和單位持續開展整改、加強管理、完善制度,防患于未然。上年度審計查出的問題已整改金額3000多億元,完善相關制度2900多項,處理處分3200多人次。

      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達50.79萬人次

      在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方面,共重點審計了17省104.52億元就業補助資金和161.64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的管理使用情況。

      胡澤君說,相關地區認真貫徹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就業主要指標順利完成,但還存在相關資金和項目管理不夠嚴格和規范的問題。

      “11省50家單位和69名個人騙取套取或擠占挪用5572.66萬元;17省209市向不符合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發放補貼或貸款3.3億元;4省12市7.9億元就業補助資金閑置超過2年。”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情況也值得關注。

      “隨著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正式實施,相關地區支付風險有所降低。截至2018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約4.78萬億元,具備較強的支撐能力。”胡澤君說。

      報告顯示,有16省未實現統一信息系統和數據省級集中存放。

      截至2019年3月底,已劃轉23戶央企國有股權1132億元充實社保基金,不到擬劃轉國有股權的10%,地方也僅有4省啟動劃轉工作。

      審計報告還公布了醫療保險基金審計情況。

      截至2018年底,重點審計的9省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資金和人均補助標準分別較上年增長8.84%和9.59%,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達50.79萬人次。

      共發現偷逃稅款等問題線索66起

      胡澤君還提到了審計移送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情況。據悉,各項審計共發現并移送問題線索478起,涉及公職人員810多人,造成損失浪費380多億元。

      她說,公共資金和國有資產損失問題不容忽視。

      審計報告顯示,共發現此類問題線索183起,多與掌握資金分配、信貸審批和資產管理權的公職人員濫用權力有關。有的怠于監管甚至縱容作假,使部分手法拙劣、漏洞明顯的申報資料順利過審;有的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直接插手、居間協調或借道中介干預項目實施、政府采購等,向特定關系企業或個人輸送利益;有的為掩蓋違規“滾動”操作,致使損失呈“雪球”效應。

      同時,涉稅涉票問題多發。

      共發現偷逃稅款等問題線索66起。一些企業利用稅收征管漏洞,通過虛構銷售業務、串通定價等,短期內集中虛開大量發票抵扣以偷逃稅款,隨即注銷或失聯。

      胡澤君舉例說,2016年至2018年5月,273戶空殼企業3個月內虛開電解銅、圓鋼等增值稅發票76.23億,同時虛構農產品收購業務進行對沖,涉嫌偷逃稅款11.93億。

      報告顯示,環保領域問題仍需持續關注。

      共發現此類問題線索22起,大多發生在生態保護、污染排放、危廢處置、環保建設等領域。一些地方和企業為追求眼前經濟利益,或在自然保護區內非法建設酒店,或向飲用水源地長期偷排,有的在環保建設中偷工減料引發地質隱患,危害生態環境和群眾健康。

      8戶央企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業務等

      審計報告審計了22戶央企和5家中央金融機構,同時調查了23家村鎮銀行和部分地方金融機構。

      截至2017年底,22戶央企和5家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資產總額同比分別增長6.2%、7.2%。

      報告顯示,一戶央企未按要求關停煤炭產能60萬噸,一戶央企違規新增火電裝機容量532萬千瓦。

      9戶央企15項重大決策事項存在違反程序、論證不充分、盲目決策等問題,造成損失30.14億元;4家金融機構56項重大決策違反程序或違規決策。

      胡澤君提到,企業經營和金融業務開展不夠規范。

      8戶央企偏離主業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業務,或向房地產領域提供融資等,涉及38.76億元;一戶央企違規對外擔保2億元,形成損失2.38億元。

      2家金融機構違規開展信貸、同業、理財等業務形成損失57.95億元;6戶央企和2家金融機構違規采購物資和服務29.79億;22戶央企和1家金融機構2017年多計收入90.7億、利潤 45.23億元。

      報告顯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依然存在。

      6戶央企和2家金融機構違規取酬、發放津補貼等257.88萬;10戶央企和4家金融機構超范圍配備、未及時處置公務用車57輛,超標準乘坐交通工具1624.23萬。還有個別央企和金融機構下屬單位的相關人員違反廉潔自律規定,存在經商辦企業、本人或親屬持股企業與其所在企業發生經濟往來等問題。


      轉自:北京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財政部公布2018年4月財政收支情況

      財政部公布2018年4月財政收支情況

      據統計,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73億元,同比增長11%。4月證券交易印花稅517億元,同比增長18 9%。中國1-4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 9%(1-3月增長13 6%),支出增長10 3%(1-3月增長10 9%)。
      2018-05-15
    • 2019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2019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0678億元,同比增長3 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045億元,同比增長3 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8633億元,同比增長3 1%。
      2019-10-28
    • 減稅降費顯成效——詳解2019年財政收支數據

      減稅降費顯成效——詳解2019年財政收支數據

      財政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 8%,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增幅均保持低位。
      2020-02-16
    •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支同比雙降 各級共安排防疫資金1452億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支同比雙降 各級共安排防疫資金1452億

      近日,財政部發布了今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財政收支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數據顯示,今年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 3%。
      2020-04-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