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公布1—4月財政收支情況。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4.5%,中央、地方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7.7%、11.5%。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下降2.7%,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同比增長1倍。
前4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呈現逐漸下降后趨于回升態勢
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149億元,同比下降15%,降幅比3月收窄11.1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下降17.3%,降幅比3月收窄14.9個百分點,國內增值稅、進口環節稅收、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收入降幅均明顯收窄,反映了復工復產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的良好態勢。
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133億元,同比下降14.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522億元,同比下降17.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3611億元,同比下降11.5%。全國稅收收入53081億元,同比下降16.7%;非稅收入9052億元,同比增長1%。
從總體看,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一是疫情沖擊導致稅基減少,以及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采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拉低收入增幅約11個百分點;二是繼續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增值稅翹尾減收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5個百分點;三是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繳納入庫的稅收同比減少,以及去年同期中央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等使收入基數較高,相應拉低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
從稅種看,受疫情沖擊一些主要經濟指標下降,以及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因素影響,主要稅種收入同比下降。1—4月,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24.4%,國內消費稅同比下降12.8%,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下降21.6%,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13.7%,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6%,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長20.1%。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同比下降11%;土地增值稅同比下降7.7%;房產稅同比下降7.7%;耕地占用稅同比下降12.7%;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比下降10%。
從行業看,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稅收降幅較大。1—4月,受疫情沖擊影響,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分別下降46.8%、29.8%、28.2%;受與互聯網相關的經濟表現活躍、相關行業增加值增長帶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5.6%。
從非稅收入看,中央非稅收入492億元,同比下降46.8%,地方非稅收入8560億元,同比增長7%,全國合計非稅收入9052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時,持續減輕企業負擔,涉企收費繼續下降,全國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同比下降5.2%,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同比下降7.7%。
綜合來看,1—4月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分別下降3.9%、21.4%、26.1%、15%,呈現逐漸下降后趨于回升的態勢。考慮多數稅種主要是根據上月生產銷售等申報納稅的實際情況,1月財政收入基本沒有受疫情影響。因1月后期疫情防控升級,對2月財政收入的影響開始顯現。2月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對經濟產生較大沖擊,3月財政收入受影響最大。隨著3月逐步復工復產,經濟有所恢復,4月財政收入降幅明顯收窄。單獨測算疫情影響,分別拉低1—4月各月收入增幅約1個、13個、25個、15個百分點。
展望后幾個月,隨著復工復產復業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生活逐步趨于正常,主要經濟指標將延續回升改善、持續向好的勢頭,財政收入降幅會繼續收窄。
中央部門帶頭壓減本級支出,地方財政支出增幅由負轉正
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311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中央本級支出3141億元,同比下降7.1%,主要是迅速落實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的要求,大力壓減本級有關支出;地方財政支出15170億元,同比增長11.1%,除保民生、保運轉外,一些重點項目加快啟動,支出增幅由負轉正。
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596億元,同比下降2.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0315億元,同比增長0.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3281億元,同比下降3.2%,降幅比1—3月累計收窄3.8個百分點,主要是落實“六保”任務,重點項目加快啟動。全國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3.5%;衛生健康支出增長7.2%,其中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公共衛生支出同比增長1倍。疫情防控經費得到有力保障,截至4月30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99億元,實際支出1083億元,主要用于患者救治、疫情防控人員補助、設備和防護物資購置等。
轉自:財政部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