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新規正在起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11





      記者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正在起草《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明確知情同意和最小必要兩項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為App個人信息保護明確底線、劃出紅線。同時將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麥克風權限濫用”“未經用戶同意擅自讀寫相冊”“過度索取通訊錄”“隱藏個推關閉選項”等當前用戶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


      記者獲悉,正在起草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知情同意和最小必要兩項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知情同意原則要求從事App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應當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告知用戶個人信息處理規則,由用戶在充分支持的前提下作出自愿、明確的意思表示。最小必要原則要求從事App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控制,不得從事超出用戶同意范圍或者與服務場景無關的個人信息處理活動。


      據悉,為了規范App任意收集、使用麥克風錄音權限,工信部已發布《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范》。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完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加快文件出臺進程。同時高效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建設,形成全年檢測180萬款的覆蓋能力。


      當前多部門正集中發力,大力度解決App侵害個人信息等行為。2020年7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啟動2020年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工信部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縱深推進,截至2020年12月已經對52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571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500款,下架120款整改不到位的及拒不整改的App。


      針對用戶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數據安全研究部副主任陳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建議用戶一是選擇正規、可靠的渠道下載App,關注App個人信息保護機制,謹慎提交個人信息。二是發現App存在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行為,可以向“App個人信息舉報”微信公眾號、12321等投訴渠道舉報,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獲悉,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組利用微信公眾號(“App個人信息舉報”)、網站兩種專門渠道,受理廣大網民關于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線索舉報和問題反映。同時,廣大網民也可向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等平臺舉報和反映不法行為。(郭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App收集隱私將有“國標”個人信息有望不再“裸奔”

      App收集隱私將有“國標”個人信息有望不再“裸奔”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日前發布了有關“互聯網應用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范”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App收集個人信息有了“國標”。
      2019-08-13
    • 教育APP備案管理辦法計劃在9月底前印發

      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對教育APP實施備案制度,并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備案工作。
      2019-09-10
    • 《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發布

      《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發布

      日前,網信辦、工信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界定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的六大類方法。這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明確劃出了紅線,是個人信息保護發展歷程...
      2020-01-03
    • 《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解讀

      《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解讀

      近日,工信部、網信辦、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委聯合制定并公開發布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為認定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提供參考,為App運營者自查自糾和網民社會監督提供指引
      2020-01-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