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農業農村部、體育總局、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全國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導則》(以下簡稱《導則》)。
《導則》明確特色小鎮建設的五條底線:
合規用地底線。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不得改變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空間管控內容,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堅持土地有償使用,按宗地確定土地用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確定土地使用者,不得設置排他性競買條件。
生態環保底線。嚴格落實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修復監管,保護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嚴禁違法違規占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嚴禁挖湖造景。嚴防污染物偷排和超標排放,防控噪聲和揚塵污染,因地制宜配備污水、垃圾、固廢、危廢、醫廢收集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
債務防控底線。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縣級政府法定債務風險預警地區不得通過政府舉債建設,不得以地方政府回購承諾或信用擔保等方式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綜合考慮地方現有財力、資金籌措和還款來源,穩妥把握公共設施開工建設節奏。
房住不炒底線。嚴防房地產化傾向,特色小鎮建設用地主要用于發展特色產業,其中住宅用地主要用于滿足特色小鎮內就業人員自住需求和職住平衡要求。除原有傳統民居外,特色小鎮建設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則上不超過30%,鼓勵控制在25%以下。結合所在市縣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合理確定住宅用地供應時序。
安全生產底線。嚴格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健全規劃、選址、建設、運維全過程安全風險管控制度。建立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企業按照行業安全生產規程標準,建立安全風險預防控制體系。
《導則》指出,特色小鎮應秉持少而精、少而專方向,在確實具備客觀實際基礎條件的前提下確立主導產業,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游則游,找準優勢、凸顯特色,切不可重復建設、千鎮一面,切不可憑空硬造、走樣變形,切不可一哄而上、貪多求全。
轉自:中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