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出爐 明確八大重點任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0





      人民銀行近日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提出八大重點任務,明確到2025年,金融科技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數字化轉型高質量推進、金融科技治理體系日臻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更為深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先進,以“數字、智慧、綠色、公平”為特征的金融服務能力全面加強,有力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碳達峰碳中和等戰略實施。


      業內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數字技術成為新的發展引擎,數字經濟浪潮已勢不可擋。人民銀行出臺《發展規劃》,為新時期金融科技發展勾勒藍圖、明晰脈絡,將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向“積厚成勢”新階段,引導金融業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數字化轉型,助力經濟社會全面奔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新時代。


      明確八大重點任務 新規劃錨定新階段新使命


      百年變局下,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變量。在數據要素、數字技術等“新動能”催化下,以數字金融、智慧金融為典型代表的金融科技,為金融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方略”。2019年,人民銀行發布實施《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打造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等組織實施金融科技應用試點、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等。經過上一輪規劃的近三年落地實施,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我國金融科技守正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普惠民生成效日益凸顯,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整體競爭力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在此基礎上,人民銀行出臺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將促進金融與科技更深度融合、更持續發展,高質量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快健全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


      《發展規劃》提出了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發展原則,強調全面提升我國金融業數字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著力打造場景感知、人機協同、跨界融合的智慧金融新業態;運用科技手段有序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有效提升金融服務綠色產業的覆蓋面和精準度;合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優化金融產品供給,彌合地域間、群體間、機構間的數字鴻溝。


      同時,《發展規劃》明確了健全金融科技治理體系、充分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加快金融服務智慧再造、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夯實可持續化發展基礎八項重點任務。


      強化金融創新的數據驅動和科技賦能 點燃數字化轉型新引擎


      具體來看,在充分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方面,《發展規劃》提出,要強化數據能力建設,運用模式識別、數據標簽等手段,做好數據分級分類,明確數據使用權限、適用范圍、應用場景和風險控制措施,提升數據分類施策水平;推動數據有序共享,探索建立多元化數據共享和權屬判定機制,明確數據的權屬關系、使用條件、共享范圍等,在確保最小必要、專事專用前提下增強金融數據規模效應和正外部性,提升數據要素資源配置效率;深化數據綜合應用,推動金融與公共服務領域系統互聯和信息互通,不斷擴展金融業數據要素廣度和深度,為跨機構、跨市場、跨領域綜合應用夯實多維度數據基礎;做好數據安全保護,綜合運用聲明公示、用戶明示等方式、明確原始數據和衍生數據收集目的、加工方式和使用范圍,確保在用戶充分知情、明確授權前提下規范開展數據收集使用,避免數據過度收集、誤用、濫用。


      在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發展規劃》提出,要著力打造布局科學、安全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筑牢金融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數字底座”。綜合功能定位、區域分布、網絡通訊、電力保障等統籌規劃數據中心,建設資源更均衡、供給更敏捷、運行更高效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架設安全泛在的金融網絡,綜合運用5G、窄帶物聯網、射頻識別等技術打造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互聯網絡和服務平臺,為數字信貸、數字風控等提供海量物聯網數據支撐;加快云計算技術規范應用,穩妥推進信息系統向多節點并行運行、數據分布存儲、動態負載均衡的分布式架構轉型,實現敏態與穩態雙模并存、分布式與集中式互相融合。


      在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方面,《發展規劃》提出,探索扁平化、網格式金融科技創新管理模式,建立技術與業務高效聯動、前中后臺密切協作、決策與執行高度統一的企業級內部創新協同網絡,搭建業務、技術、數據融合聯動的一體化運營中臺,建立自動化風控機制,打造服務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營銷模式,提升金融機構數字化經營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在金融服務智慧再造方面,《發展規劃》提出,服務流程上可借助數字技術搭建低成本試錯、快速迭代的交付模式,開展端到端數字化流程重構,打造環節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資源協同高效的業務閉環;服務渠道上應強化銀行網點與周邊社區生態交互,打造“多項服務只需跑一次”的社會性金融“觸點”,持續推進數字渠道向多媒體、輕量化和沉浸式迭代演進,打造“無邊界”的全渠道金融服務能力;服務場景上要聚焦小微、鄉村振興、供應鏈等領域,運用數字技術搭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捕捉實體經濟更深層次融資需求,有效緩解銀企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普惠、綠色、人性化的數字金融服務。


      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 筑牢風險防火墻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化金融科技運用、強化金融服務能力的同時,《發展規劃》提出的重點任務里,也強調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筑牢風險防火墻。


      《發展規劃》提出,加強監管科技全方位應用,深化監管科技在多領域應用,提升金融監管效能、降低合規成本;筑牢金融與科技風險防火墻,強化數據共享合作方業務資質把關,劃定金融機構與數字渠道合作方的安全基線和責任邊界,加強主動信息披露、用戶適當性管理;強化金融科技創新行為監管,按照金融持牌經營原則,堅持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依規納入監管,嚴格厘清金融業務邊界,加強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合作的規范管理,對金融科技創新實施穿透式監管。


      此外,《發展規劃》還表示,夯實可持續化發展基礎,健全法規制度體系,制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在金融領域的配套規章制度,研究出臺與金融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政策規則;健全適應新發展格局的高質量、多層次監管基本規則體系。


      展望未來,在《發展規劃》頂層設計下,金融機構應制定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戰略,推動金融科技深度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充分運用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強化金融科技創新行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進一步發揮金融科技的普惠服務價值,在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全面鄉村振興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記者 汪子旭)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將于近期出臺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日前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說,目前發展規劃正在相關部門會簽協調意見,預計將于近期出臺。
      2019-07-22
    • 央行定調 金融機構科技轉型有了“定心丸”

      央行定調 金融機構科技轉型有了“定心丸”

      中央人民銀行日前發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2019-09-30
    • 金融科技發展全面提速 監管細則醞釀出臺

      金融科技發展全面提速 監管細則醞釀出臺

      數字化浪潮下,金融科技發展正在全面提速。當前,監管部門以及銀行業等金融機構正加碼金融科技布局,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在金融行業深入應用。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包括五大行在內的12家銀行落地...
      2020-08-31
    • 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將出 數據安全等成監管重點

      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將出 數據安全等成監管重點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出臺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引導金融業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數字化轉型。
      2021-09-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