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等21部門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2





    國家發改委等21部門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


    到2025年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


      國家發改委等21部門日前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下稱《規劃》),涵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等領域的公共服務。


      《規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其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目標人群全覆蓋、服務全達標、 投入有保障,地區、城鄉、人群間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差距明顯縮小。


      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實現提質擴容。堅持社會效益優先,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數量和質量都得到較大提升,服務內容更加豐富、獲取方式更加便捷、供給主體更加多元。


      生活服務高品質多樣化升級。產業規模明顯擴大,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在增加國內消費、 擴大有效需求的同時,為今后公共服務提質升級蓄勢儲能,逐步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


      在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方面,《規劃》提出,促進公共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的軟硬件短板弱項。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依法保障教師工資收入水平,落實教職工編制標準和統籌管理規定,確保教職工編制全面達標。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條件,合理有序擴大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學位供給。


      提升社會保險經辦能力,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推進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向職業勞動者廣覆蓋,實現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更加完善。


      以兒科、全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為重點,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健全基本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完善醫療保險繳費參保政策。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推動省級統籌。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落實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照人均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穩步提高護理型床位占比。逐步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重度殘疾人家庭、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和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償或無償的集中托養服務。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壯大養老護理員、老年社會工作者隊伍。


      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和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維護政策體系,支持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動態調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加強縣級、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設施建設,重點支持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的欠發達地區相關設施建設。提升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推動村級設立社會救助協理員,將走訪、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列為村(社區)重要工作內容。


      在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面,《規劃》提出,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鼓勵支持社會力量重點加強養老、托育、教育、醫療等領域普惠性規范性服務供給,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


      其中提出,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筑面積不超過 70 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以中小戶型為主,供應范圍以面向戶籍人口為主,逐步擴大到常住人口。


      在推進重點行業創新融合發展方面,《規劃》提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增加服務供給,強化服務標準,做大服務品牌,優先發展能夠與公共服務密切配合、有序銜接的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服務,推動生活服務與公共服務互嵌式、階梯式發展。


      醫療衛生服務提質增效。支持發展醫學檢驗等第三方醫療服務,推動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鼓勵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推動精準醫療等新興服務發展。鼓勵支持醫療康復、健康管理、心理咨詢、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服務發展。以高端醫療、康復療養、休閑養生為核心,豐富健康旅游產品。


      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旅游、體育、家政、健康等行業融合發展。培育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健康產品專業化生產研發基地,促進養老企業連鎖化、集團化發展,形成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和集聚區。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推進紅色旅游、文化遺產旅游、旅游演藝等創新發展,提升度假休閑、鄉村旅游等服務品質,完善郵輪游艇、低空旅游等發展政策。


      體育服務加快發展。鼓勵興辦多種形式的健身俱樂部和健身組織,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繁榮發展足球、籃球、排球、冰雪、水上等運動,普及推廣戶外運動,推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鼓勵培育品牌賽事。


      家政服務提質擴容。鼓勵有條件的家政服務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發展,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支持中小家政服務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開展家政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推進家政培訓和就業服務。


      在構建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格局方面,《規劃》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完善相關政策,放開放寬準入限制,推進公平準入,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公共服務供給。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整合涉及社會力量進入公共服務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整合公共服務機構設置、執業許可、跨區域服務等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轉自:新華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