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寶家庭”迎來減稅“紅包”——聚焦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3-31





      事關廣大“有寶家庭”,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28日正式公布。國務院印發《關于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通知》,明確了政策實施的具體安排。


      這一新增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究竟怎么扣?將帶來哪些影響?記者采訪了專家和業內人士詳細解讀。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一項個稅減稅政策,通過給符合條件的監護人增加相應的個稅扣除額度來減少個稅稅基,從而減輕個稅負擔。


      去年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研究推動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部署,提出“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此次印發的通知明確了政策實施的具體安排:自2022年1月1日起,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相關支出,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這是一項普惠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政策適用面為所有養育3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無論是家有一孩、二孩或是三孩,都可以享受。”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優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有利于減輕人民群眾撫養子女負擔。”北京大學教授劉怡表示。


      在具體扣除方式上,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即一人按照每月1000元標準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即兩人各按照每月500元扣除。監護人不是父母的,也可以按照規定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納稅人可根據家庭具體情況來選擇扣除方式,體現了靈活、周全的制度設計,也體現了對于家庭因素的充分考慮。”李旭紅說。


      業內人士介紹,對于這項政策,不同納稅人享受到的個稅減免力度會有差異。如果家中有多個嬰幼兒,政策減免力度可以疊加。最終能減免多少個稅,要看納稅人適用的具體稅率情況。


      據了解,我國現行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有6項,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等,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是我國第7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這項政策發布后,我國個稅制度進一步完善優化。”李旭紅說,目前來看,我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基本上考慮了納稅人不同階段的負擔情況,包括嬰幼兒照護費用、子女教育經費、繼續教育費用、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醫療支出、贍養老人費用,有助于減輕廣大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民生。(記者 申鋮、王雨蕭)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財政部:力爭年內完成個人所得稅法(修訂)起草工作

      財政部:力爭年內完成個人所得稅法(修訂)起草工作

      2018年,財政部將力爭年內完成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契稅法、資源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關稅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部內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
      2018-03-22
    • 解析《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解析《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10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正式開始為期兩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18-10-23
    •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公布

      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公布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此次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對部分勞動性所得實行綜合征稅,優化調整了稅率結構,提高了...
      2018-12-24
    • 財政部、稅務總局明確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明確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

      居民個人來源于中國境外的綜合所得,應當與境內綜合所得合并計算應納稅額;經營所得應當與境內經營所得合并計算應納稅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以下稱其他分類所得),不與境內所得合并
      2020-01-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