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門發文打擊種業假冒偽劣套牌侵權行為——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再出實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4-18





      日前,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業內認為,文件的出臺有利于激發育種原始創新活力、調動企業創新投入積極性,對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種子是糧食安全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支撐糧食增產豐收。目前水稻、玉米、小麥等主導品種中,70%以上是保護品種。與此同時,加大保護種業知識產權也越來越迫切。


      種業侵權違法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一是因為在利益驅使下,不法分子存在僥幸心理;二是因為體制機制不夠健全,保護手段不夠多、不夠硬,特別是種子侵權取證難、執法難,違法成本低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表示,文件從完善立法、強化司法、嚴格執法、技術標準、社會監督五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夯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基礎。


      針對種業侵權案件追溯難、取證難、查處難、震懾弱等問題,《意見》強調要加強司法保護,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記者了解到,多部門將積極運用涉及植物新品種、專利的民事及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機制,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提高保護專業化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機制,聯合開展重大案件督查督辦。聯合公布一批有資質的種子檢測機構名單,建立健全損失認定和涉案物品保管、處置機制。降低維權難度和成本,充分利用舉證責任轉移等制度規定,提高侵權代價。


      嚴格品種管理是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手段。楊海生介紹,農業農村部已發布實施了新修訂的國家級水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提高了DNA指紋差異位點數、產量指標和抗性指標,適時推進大豆、小麥、棉花等品種審定標準修訂。


      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是農業行政執法的重要任務。楊海生表示,將持續開展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堅持常態化專項整治,突出重要品種、重點環節和關鍵時節,加強種子企業和市場檢查,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強化制種基地監管,持續保持嚴查嚴打高壓態勢。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和質量檢測,強化畜禽遺傳物質監管。針對近年來利用電商網絡平臺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的違法行為,《意見》要求創新監管方式,加快建立分工明確、處置及時、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狠抓電商網絡銷售種子監管。


      專家認為,伴隨新修訂的種子法實施,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手段,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問題重拳出擊,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記者 喬金亮)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種業發展將迎政策“大禮包”  生物育種產業化將有序推進

      種業發展將迎政策“大禮包” 生物育種產業化將有序推進

      3月20日召開的2021中國種子大會釋放眾多種業利好消息。農業農村部將加快推進修訂《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鼓勵原始創新,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最高人民法院將出臺一部新的審理植物新品種權案件司法解釋,以加大...
      2021-03-25
    • 《“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出臺

      《“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出臺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對“十四五”我國種業基礎設施建設布局的總體思路、框架體系、重點項目、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
      2021-08-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