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提出,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并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
多位權威專家表示,稅收優惠支持是推動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引導個人參與建立個人養老金投資的關鍵。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落地,預計相關稅收優惠制度將加速推出。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逐步探索建立了以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為主體、第二支柱職業養老和第三支柱個人養老為補充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為了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財政部等五部門2018年4月發布了《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有業內專家指出,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成功與否的關鍵只有一個指標,就是覆蓋面。從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4年的情況來看,覆蓋面仍然較窄。
“試點稅收意味著個人領取養老金只需繳納7.5%的稅收。”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進一步加大第三支柱相關稅收優惠的力度,適當提高納入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免稅工資金額的標準,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人群參與到第三支柱中,從而減輕公共養老體系壓力。
李旭紅進一步稱,未來在第三支柱能夠為養老體系提供有力支持時,進一步降低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以減輕市場主體的社保繳費負擔,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此外,在領取養老金時還可以適當降低稅率,進一步增大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度。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有序發展”的原則基礎上,財稅優惠政策支持是引導個人參與建立個人養老金投資的關鍵。一是應對個人養老金投資部分納入個稅抵扣范圍,鼓勵更多人參與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二是應對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免征個人所得稅,增加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和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個人養老金財稅優惠政策應和國家的產業政策、金融機構的安全發展政策相互銜接和相互作用,引導和鼓勵個人養老金投向國家急需發展的重點領域、基礎領域,把保證個人養老金投資安全作為首要前提條件,才能讓個人養老金制度成為個人投資的重要渠道、養老金補充的增值渠道、金融穩定的安全渠道、產業發展的支撐渠道。”張依群說。
《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提到,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同時,領取時,應將個人養老金由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轉入本人社會保障卡銀行賬戶。
對此,李旭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次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設計已經實現了與基本養老保險的聯動性,由于稅收征管平臺已經實現了對基本養老保險的征收管理,因此個人養老金與稅收征管平臺的互動,可以保障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規范、穩定及高效地實施。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