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解讀《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11





      數字化越來越廣泛深入地滲透到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中。7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五部門聯合印發了《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圍繞數字化助力“三品”部署了10項重點任務,提出到2025年,消費品工業領域數字技術融合應用能力明顯增強,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牌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關于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動方案》指出,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均超過80%;智慧設計、柔性制造、供應鏈協同等關鍵環節的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能力大幅增強。與此同時,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食品醫藥、消費電子等行業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余德彪對《行動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明確數字技術賦能消費品工業“三品”


      余德彪指出,所謂“三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最早出現在2016年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文件中,而在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消費品工業數字“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了數字技術賦能消費品工業“三品”,此次由五部門聯合印發《行動方案》,更加明確了利用數字技術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的實施。


      消費品工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是保障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支撐,在就業、出口、內需經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綜合工信部等官方數據,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4.1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剔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外,自2014年連續8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而消費品工業作為消費經濟重要支撐內容,重要性越發突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消費品百余種產品產量位居全球首位,家電、皮革、塑料、食品、家具、五金、陶瓷等行業10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鞋、服裝、化纖、棉紡等產能占全球50%以上,消費品上市公司數量全球第一,超過了12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占全球20%。


      余德彪向記者表示,消費品大多是傳統產業,具有行業門類較多、進入門檻比較低、產能規模比較大、企業數量多的特點,面臨市場競爭激烈、數字化水平及產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市場快速供給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我國必須要搶抓數字技術發展的新機遇,通過數字技術賦能行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以更好地滿足和創造消費升級的新需求,同時增強消費拉動作用,促進消費品工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水平。


      《行動方案》的落地實施,為未來4年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指明了方向。在余德彪看來,《行動方案》出臺具有4個方面的意義:一是推動消費品工業行業借力數字技術,提升行業產品供給效率和供應能力,進而提高產品附加值;二是提高行業數字化利用水平,滿足消費升級需要的智能化、綠色化、輕便化等產品和服務個性化需求;三是打通生產和市場供給端壁壘,重構供需關系,維護市場供需動態平衡,保障供應鏈安全,促進了國內大循環通道的暢通;四是培育一批新品、名品、精品,提升國內品牌影響力,打造一批卓越品牌企業,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企業品牌。


      主要目標“雖存挑戰,但可達成”


      記者注意到,《行動方案》中提出圍繞數字化助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大領域部署了10項重點任務。


      如何通過數字化助力“增品種”?《行動方案》提出,一是推出更多創新產品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圍繞健康、醫療、養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大力發展“互聯網+消費品”,加快綠色、智慧、創新產品開發,以優質供給助力消費升級。二是推廣數字化研發設計促進產品迭代更新。三是推進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重塑產品開發生產模式。促進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互聯互通。支持重點行業優勢企業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開展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加快培育個性化定制企業和公共服務平臺。四是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擴大綠色消費品供給。


      而在“提品質”方面,《行動方案》指出,加大數字化改造力度賦能企業提質增效。推動企業加快智能化升級,推廣應用工業APP等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與此同時,加強追溯體系建設助力提振消費信心,加深智慧供應鏈管理提升產業鏈協同效率。


      《行動方案》提出未來4年數字化助力消費品“三品”戰略的3個主要目標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供給水平明顯提高、發展生態持續優化。其中,在“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部分,《行動方案》提出,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均超過80%。


      針對這一目標數字,余德彪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已達到55.3%,數字化研發工具的普及率達到了74.7%。盡管80%的目標存在一定的挑戰,但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談及對市場的影響,余德彪認為,一方面后期可能會配套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快推動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例如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申報、知名品牌培育、數字化平臺申報、數字“三品”示范場景申報等;另一方面利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企業,同時也利好智能家電、智慧家居、服務機器人、可穿戴設備、適老化產品等智能終端新品企業。


      轉自:中國經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