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出臺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新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24





      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至今,我國已認定了5批共194項 “國家工業遺產”。


      為進一步加強國家工業遺產管理,弘揚工業精神,發展工業文化,提升中國工業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對《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形成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并予以公示。


      發揮遺產所有權人主體作用


      《辦法》指出,國家工業遺產,是指在中國工業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經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工業遺存。國家工業遺產核心物項是指代表國家工業遺產主要特征的物質遺存和非物質遺存。物質遺存包括廠房、車間、作坊、礦區等生產儲運設施,與工業相關的管理和科研場所、其他生活服務設施及構筑物和機器設備、生產工具、辦公用具、產品、檔案等;非物質遺存包括生產工藝、規章制度、企業文化、工業精神等。


      《辦法》強調,開展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管理工作,應當發揮遺產所有權人的主體作用,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動態傳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辦法》提出,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科研、科普、教育、捐贈、公益活動、設立基金等多種方式參與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鼓勵和支持大運河、黃河、長江沿線城市和革命老區、老工業城市通過國家文化公園、工業遺址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和老工業城市搬遷改造系統性參與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


      適時調整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在國家工業遺產的認定上,《辦法》沿用了遺產項目申報和推薦2種方式,對于遺產申報的程序也更為具體。


      《辦法》指出,申請國家工業遺產,需工業特色鮮明,遺產價值突出,保存狀況良好,管理水平較高,滿足國家工業遺產評價指標要求,并具備產權明晰、為省級工業遺產或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已制定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規劃、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等條件。


      申請國家工業遺產由遺產所有權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地縣級或市級人民政府同意,通過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初審后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企業直接向公司總部提出申請,由公司總部初審后報工業和信息化部。遺產項目涉及多個所有權人的,應協商一致后聯合提出申請。


      《辦法》強調,國家工業遺產申報遵循自愿原則,由遺產所有權人填報申請書、提交書面申請,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國家工業遺產的核心物項原則上不作調減。調增的由遺產所有權人填寫國家工業遺產核心物項增補備案表,通過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公司總部審核后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


      《辦法》明確,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對申請項目進行評審和現場核查,經審查合格并公示后,公布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并授牌。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提出:經認定的國家工業遺產有效期為五年,每滿五年復核一次。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監督檢查、復核等情況,適時調整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建立完備的遺產檔案


      我國工業遺產不僅門類豐富、形態多樣,而且規模巨大。如何保護工業遺產也是亟待思考的問題。


      《辦法》指出,國家工業遺產所有權人應當在遺產區域內醒目位置設立標志,內容包括遺產的名稱、標識、認定機構名稱、認定時間和相關說明。國家工業遺產標識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


      國家工業遺產所有權人應當在遺產區域內設立相應的展陳設施,宣傳遺產重要價值、保護理念、歷史人文、科技工藝、景觀風貌和品牌內涵等。


      《辦法》明確,國家工業遺產所有權人應當設置專門部門或由專人監測遺產的保存狀況,劃定保護范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保持遺產格局、結構、樣式和風貌特征,確保核心物項不被破壞。遺產格局、結構、樣式和風貌特征出現較大改變的應當及時恢復,核心物項如有損毀的應當及時修復。


      此外,國家工業遺產所有權人應當建立完備的遺產檔案,記錄國家工業遺產的核心物項保護、遺存收集、維護修繕、發展利用、資助支持等情況,收藏相關資料并存檔。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建立和完善國家工業遺產檔案數據庫,加強數字化管理,國家工業遺產所有權人應當予以配合。


      利用要注重生態保護


      國家工業遺產的活化利用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創新的過程。《辦法》強調,國家工業遺產的利用,應與城市轉型發展相結合,注重生態保護、整體保護、周邊保護,與自然人文和諧共生。


      《辦法》指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依托國家工業遺產建設工業博物館,發掘整理各類遺存,完善工業博物館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


      支持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開發具有生產流程體驗、歷史人文與科普教育、特色產品推廣等功能的工業旅游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打造具有地域和行業特色的工業旅游線路。


      鼓勵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建設工業文化產業園區、特色街區、創新創業基地、影視基地、城市綜合體、開放空間、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所等,培育工業設計、工藝美術、工業創意等業態。


      鼓勵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開展工業文化教育實踐,培育工業文化研學實踐基地(營地)、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創新工業文化研學課程設計,開展工業科普教育,培養科學興趣,掌握工業技能。


      支持工業文化智庫發展,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強化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學術研究,加強工業遺產資源調查,開展專業培訓及國內外交流合作,培育支持專業服務機構發展,提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和能力,擴大社會影響。(馬艷)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出臺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出臺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提出,支持利用國家工業遺產資源,開發具有生產流程體驗、歷史人文與科普教育、特色產品推廣等功能的工業旅游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打造具有地域和行...
      2018-11-22
    •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出臺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出臺

      隨著后工業時代的到來,承載著中國工業發展軌跡和工業文化精神的傳統工業遺存,被更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更現代化的機械廠房所替代。
      2019-01-19
    •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修訂印發

      《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修訂印發

      記者1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近日修訂印發《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辦法明確了國家工業遺產突出保護利用的重點區域,同時強調遺產利用應注重生態保護、整體保護、周邊保護,以自然人文和諧共生的理念,實現動態傳承和可持續...
      2023-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