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設目標、重點項目公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0-27





      10月24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意見》,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根據《意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由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最為關鍵的線網構成,包括6條主軸、7條走廊、8條通道,連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極,長江中游、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地區、哈長、遼中南、北部灣和關中地區8個組群,以及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蘭西、寧夏沿黃、拉薩和喀什9個組團,涵蓋了“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71118”國家高速公路網、“四縱四橫兩網”內河高等級航道的主要線路,實體線網規劃里程29萬公里左右,是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通道、國土空間開發的主軸線、國民經濟循環的主動脈,也是技術等級最高、運輸強度最大的骨干網絡。


      經過多年建設,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底,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已建成25.1萬公里,約占規劃里程的86%。


      《意見》提出了建設目標:


      到2025年,主骨架能力利用率顯著提高,運行效率、服務質量和統籌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6萬公里左右。“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基本建成,普速鐵路瓶頸路段基本消除,“71118”國家高速公路網主線基本貫通,普通國道質量進一步提升,國家高等級航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綜合交通樞紐體系一體化、集約化、復合化水平明顯提高。


      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8萬公里左右。6條主軸基本實現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各有2條及以上貫通;7條走廊基本實現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各有1條貫通,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各有2條貫通;8條通道基本實現鐵路干線、公路干線貫通;多層次一體化的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基本建成。


      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網絡韌性顯著增強,基礎設施質量和安全、智能、綠色水平達到世界前列,有力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構建,為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擁有世界一流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強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目標,《意見》提到了十大重點任務:


      (一)完善網絡布局。


      加強主骨架路線聯網、補網、強鏈,提升網絡效益。


      加快貫通“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加強普速鐵路建設和改造,推進既有鐵路運能緊張路段能力補強。


      加強東中部地區、主要城市群國家高速公路擁擠路段擴容改造,加快打通中西部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提升西部地區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


      以國家高等級航道為核心,加快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京杭運河等干線航道擴能升級,加快打通長三角、珠三角和支流高等級航道瓶頸節點,積極推進航道向內陸縱深拓展延伸。


      統籌主骨架和區域路網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著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對外交通網絡。


      打造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提升江海聯運、鐵水聯運發展水平。


      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與內地聯系綜合通道。


      推動長三角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快對外通道、軌道交通網、高等級航道網建設。


      暢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向出川出渝通道,加強區域內部交通聯絡。


      (二)加快主軸建設。


      全面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間3條交通主軸能力,建設提升京滬高鐵輔助通道、北京經雄安新區至商丘、上海經寧波至合浦等高速鐵路,實施京滬、京港澳、長深等國家高速公路擁擠路段擴容改造,推進G105、G107等普通國道提質改造,推進深中、黃茅海等通道建設,加快建設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等高等級航道。


      加快暢通成渝連接其他主要城市群的3條交通主軸,加快建設滬渝蓉、西安至重慶等高速鐵路,推進柳州至廣州、南京至蕪湖等普速鐵路建設擴能,推進京昆、滬蓉、滬渝等國家高速公路擴容及G108、G321等普通國道改造。


      實施長江黃金水道擴能工程,重點推進長江口南槽治理二期工程、安慶至蕪湖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項目,加快長江干線航道實現區段標準統一。


      (三)加強走廊建設。


      打通成渝昆高鐵通道,加快包頭至銀川等高速鐵路建設,推進黃桶至百色、精河至阿拉山口二線等普速鐵路建設。


      實施京哈、連霍、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擴容及G312、G320等普通國道改造。


      加快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西江航運干線3000噸級航道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工程。


      (四)推進通道建設。


      推進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建設,推進西安至十堰、襄陽至常德、長沙至贛州等高速鐵路建設,逐步打通青銀、呼南、廈渝等高速鐵路通道,加快貫通呼北、二廣等國家高速公路,暢通出疆入藏公路,加大沿邊鐵路和口岸公路建設力度,加快建設湘江永州至衡陽三級航道,加快推進松花江下游重點淺灘航道工程,推動黑龍江等國際國境河流航道內通外聯。


      (五)提升樞紐能級。


      加強國際性、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增強集聚輻射能力。推進綜合交通樞紐港站一體化建設,合理預留樞紐站場發展空間。


      加快建設小洋山北側集裝箱碼頭、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新出海口、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等港口設施。


      加強進港深水航道和錨地、沿海沿江糧食碼頭中轉倉庫、集裝箱碼頭配套危險品堆場等建設。推進廣州、深圳、昆明等樞紐機場改擴建,強化國際樞紐機場與軌道交通高效銜接。


      依托樞紐機場、主要港口、高鐵車站打造一批綜合客貨運樞紐站場,推進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鄂州)、長沙黃花機場綜合客運樞紐、杭州西高鐵站綜合客運樞紐、海口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等建設,完善國家郵政快遞樞紐體系。


      加強樞紐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重要港區、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的鐵路專用線建設。


      (六)完善多式聯運。


      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提高組合效率。


      推動各種運輸方式信息共享、標準銜接、市場一體化。加快發展聯程運輸,加強各方式間運營信息、班次時刻、運力安排等協同銜接,推進一站購票、一票(證)通行。


      加快貨運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大宗貨物、集裝箱鐵水聯運和江海聯運,推動集裝箱、標準化托盤、周轉箱(筐)等在不同運輸方式間共享共用,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


      鼓勵傳統運輸企業向聯程聯運、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


      (七)提升管養效能。


      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融合發展,做好與城市軌道交通銜接協調,完善高速公路網運行機制,推進內河高等級航道通航建筑物跨省市聯合調度,積極參與優化國家空域規劃和空域分類。


      貫徹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常態化預防性養護,加強鐵路綜合維修養護一體化管理,深化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推進內河高等級航道養護制度化規范化,提升民航基礎設施運維和安全保障能力,強化不同轄區管養工作協調聯動,提高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


      (八)加快智慧升級。


      堅持創新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推動感知、傳輸、計算等設施與主骨架交通基礎設施協同融合建設。


      推進鐵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打造新一代軌道交通移動通信系統,推動高速鐵路智能化升級改造,推進下一代列控系統、智能行車調度指揮系統應用。


      開展公路數字化行動,有序推進公路基礎設施全要素周期數字化,深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拓展應用,穩步推進智慧路網云控平臺建設。


      積極推進智慧航道和智慧港口建設,完善內河高等級航道電子航道圖,加強梯級樞紐船閘聯合智能調度系統建設,推進新型自動化集裝箱、大宗干散貨碼頭建設及碼頭操作系統研發推廣應用。


      推進智慧機場建設,提升機場保障能力、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發展新一代空管系統,提升空中交通全局化、精細化、智慧化運行能力。


      推動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智能化建設,開展倉儲庫存數字化管理等應用。


      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設施跨省統籌布局、統一標準、同步建設,盡快形成整體服務能力。


      (九)推進綠色轉型。


      將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主骨架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維護等全過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強化節約集約用地、保護耕地意識,積極推行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將節地作為工程選址及建設方案重要因素。


      強化生態保護意識,優先避讓生態敏感區,確無法避讓的應采取嚴格的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


      推進以低碳為特征的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港區、機場、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場站等近零碳示范區。


      加強綠色航道建設,保護河湖生態功能。


      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標準化、智能化、工業化建造,推廣永臨結合施工,推進建養一體化,降低全生命周期資源消耗。


      推進鐵路電氣化和機場運行電動化,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網絡有效覆蓋。


      (十)提升安全水平。


      加強主骨架多方式、多路徑建設,提升網絡韌性和安全性,提高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


      推進主骨架建設項目精品建造和精細管理,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加強主骨架建設項目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強化防災減災等設施建設。


      以長大橋梁、通航建筑物等為重點,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


      完善公路交通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布局建設管理,加強航道運行監測、維護和應急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為加強資金保障,《意見》提出發揮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多方面作用,完善中央交通建設資金政策,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主骨架建設傾斜支持。各地要按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落實財政性資金,保障主骨架建設配套資金。統籌用好多方式共用過江跨海通道的資金補助政策。鼓勵創新多元化融資模式,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規范發展,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穩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按照市場化原則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主骨架建設。強化債務風險防控,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轉自:大河財立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出臺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出臺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明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
      2021-02-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