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25日印發的《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公開。
《若干政策措施》共15條舉措,旨在進一步加大制造業引資力度,著力解決外商投資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其中,在“提質”方面舉措之一是,加快外商投資綠色低碳升級,引導外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
《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強化外商投資企業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以及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進行融資。
記者了解到,加大制造業引資力度還有政策“在路上”。此前(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加大制造業引資力度,正抓緊推動出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等專家表示,我國對外開放力度持續加大,一系列政策舉措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空間,對外資吸引力持續增強。
6條舉措優化投資環境 “擴增量”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6條舉措,優化投資環境,擴大外商投資流入。
具體包括: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盡快將開放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外資項目。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依規平等享受支持政策。推動外資項目簽約落地,加大項目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力度。強化土地要素保障,保障制造業外資項目合理需求。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加強與外商投資企業、有關商會和國際組織的對話交流。提升國際投資公共服務平臺效能,強化重點展會投資促進服務功能。
其中,在高標準落實外資準入后國民待遇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依規平等享受國家產業發展和區域發展等支持政策,確保外商投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經營運行、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制定、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加強投資服務 “穩存量”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5條舉措,加強投資服務,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
具體包括: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用好用足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加強貨運物流保通保暢,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物資和產品運輸通暢。強化外商投資企業金融支持,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落實好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等政策。支持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為企業提供貿易通關等方面的服務和指導。
其中,強化外商投資企業金融支持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掛牌,以及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進行融資。
另外,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創新產品和服務,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鼓勵各地依法與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共享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和項目信息,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活動。
引導投資方向 “提質量”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4條舉措,引導投資方向,提升外商投資質量。
具體包括: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實施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配套政策。支持外商投資創新發展,鼓勵外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深化科技開放合作。加快外商投資綠色低碳升級,引導外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引導制造業外商投資企業國內梯度轉移,推動跨國公司到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
文件明確提出,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將研發設計等環節設在我國,打造產業鏈共同體。
在加快外商投資綠色低碳升級方面,《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引導外資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支持開發綠色技術、設計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打造綠色供應鏈,創建綠色設計示范企業。
《若干政策措施》還提出,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綠色低碳領域相關標準制修訂,科學確定國家重點產品能效能耗限額要求。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參與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做能效、水效等方面的“領跑者”。
據商務部數據,1至8月,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8927.4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吸引外資增長達43.1%。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朱克力對記者表示,按這個趨勢,繼去年吸引外資突破1萬億元后,今年全年引資將呈現穩中向好增長態勢,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