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過去一年在兜底保障、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方面都有哪些暖心政策出臺?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帶你看。暖心政策陪你一起過大年!
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加強急難臨時救助!
● 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低保范圍的,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 對其他受疫情影響暫未就業、基本生活面臨困難的大學生,以及其他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陷入臨時困境的家庭或者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 對經過應急期救助、過渡期生活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較大困難的受災群眾,及時給予臨時救助,防止因災返貧。
● 將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和低保邊緣人口等兩類群體,階段性新增納入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保障范圍。
● 過渡期內對因病納入防止返貧監測范圍的困難群眾給予定額資助;指導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通過醫療救助對因疫因病生活陷入困境無法繳納城鄉居民醫保費的邊緣人群給予臨時性資助。
政府代繳、自愿緩繳養老保險費!
● 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由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繳費檔次的養老保險費。
● 針對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抗風險能力較弱、當前參保繳費壓力較大的情況,明確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靈活就業人員,如果2022年繳納養老保險費有困難,可以自愿暫緩繳費,未繳費月度可于2023年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年限累計計算,不影響今后退休待遇。
殘疾人兩項補貼應補盡補!
● 既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又符合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條件的殘疾老年人可以疊加享受。對既符合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條件,又符合老年人護理補貼條件的殘疾老年人,可擇高申領其中一類護理補貼。
● 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教育——促公平、提質量!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全面落實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和“公民同招”。深入做好隨遷子女就學工作。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戶籍地無人監護證明。
● 繼續實施“特崗計劃”、“國培計劃”、“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銀齡講學計劃、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政策,支持農村學校多渠道補充優秀師資。
● “一人一案”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推動特殊教育向兩端延伸發展。到2025年,全國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要達到97%,非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青少年入學機會明顯增加。
保障教師待遇!
● 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 加大公辦園教師核編補充力度,按同工同酬要求落實教師待遇。
● 加強工資待遇保障,提高教齡津貼標準,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逐步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支持艱苦邊遠地區改善鄉村教師周轉宿舍。
深入推進“雙減”!
● 著力鞏固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成果。推動校外教育培訓監管立法。
● 指導各地落實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嚴格參照義務教育階段執行的政策要求。
● 進一步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全面規范非學科類培訓行為,切實維護廣大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權益。
提高職業教育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
● 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優先在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專業領域,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及時引入教育教學實踐。
● 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對標產業發展前沿,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
● 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支持優質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學校聯合開展五年一貫制辦學,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教育銜接培養。
2022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免息!
● 免除2022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生2022年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免息資金由國家財政承擔;本金可申請延期1年償還,不計復利。
● 畢業生因疫情影響2022年未及時還款的,不影響征信。
就醫用藥——降低價格、提升便利!
加大醫保參保繳費補助力度!
● 各級財政繼續加大對居民醫保參保繳費補助力度,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
● 中央財政繼續按規定對地方實施分檔補助,對西部、中部地區分別按照人均財政補助標準80%、60%的比例給予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更方便!
● 異地就醫備案人員范圍拓展到跨省急診搶救人員和非急診且未轉診人員。支持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可以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
● 將急診搶救費用、住院期間院外檢查治療購藥費用和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允許參保人員在出院結算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并享受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 2025年底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門診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數量實現翻一番,群眾需求大、各地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逐步納入跨省直接結算范圍,異地就醫備案規范便捷,基本實現醫保報銷線上線下都能跨省通辦。
推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降價不降質!
● 以慢性病、常見病為重點,繼續推進國家層面藥品集采,各地對國家集采外藥品開展省級或跨省聯盟采購。
● 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面,對群眾關注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 保證中選藥品和耗材長期穩定供應,加強監管,確保中選產品降價不降質。
穩定醫保待遇水平,新增111種藥品進醫保!
● 穩定居民醫保住院待遇水平,確保政策范圍內基金支付比例穩定在70%左右。
● 保持醫保報銷比例和藥品品種穩定,發揮好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綜合保障作用,對符合條件臨時遇困無法繳納基本醫保費的給予臨時參保資助。
● 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共計111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平均降價60.1%,部分目錄內藥品再次降價,新納入藥品涉及新冠治療、抗腫瘤、罕見病等多個領域,患者受益面廣泛。本次調整后,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2967種。
持續推進分級診療!
● 增強市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持續推進分級診療和優化就醫秩序。
● 二級以上醫院都要開設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具備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要開設發熱門診或者發熱診室,并且要配備充足的力量。
● 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對轄區內0-6歲兒童、孕產婦、65歲以上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人群建立臺賬,將老年人合并基礎病等特殊人員健康監測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范圍。
養老托育——提升服務能力,實施稅收優惠!
繼續提高養老金!
● 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021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
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 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相關支出,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對個人養老金實施稅收優惠!
● 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啟動實施。先行城市或地區符合條件的群眾可自愿參加個人養老金。
● 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
發展社區養老,提升托育服務能力!
● 加大社區養老、托幼等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在規劃、用地、用房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 在42個地區實施2022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為60周歲及以上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機制,強化住房、稅收等支持措施,加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環境。
居住——支持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 2022年,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已開工建設和籌集233.6萬套(間),完成投資1750億元,可解決近1000萬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
● 2023年,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新開工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等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萬套(間)。
改造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設施!
● 2022年前11個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25萬個、876.01萬戶。
● 2022年1至10月,各地在改造中,規整和更新改造水電氣熱信等老舊管線5.16萬公里,加裝電梯1.23萬部,增設停車位61.96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2.07萬個。截至2022年10月,全國累計實現加裝電梯6.1萬部,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3.6萬個。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
● 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換購住房稅收優惠!
● 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轉自:中國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