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731億斤,再獲豐收。過去一年,在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促進農民就業創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帶你看。新的一年,祝五谷豐登!
發放補貼
——支持農業生產,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累計400億元
2022年中央財政已分三批累計下達補貼資金400億元,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
·種玉米、大豆、稻谷有補貼!產糧大縣有獎勵
繼續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和產糧大縣獎勵等政策。擴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制種大縣支持范圍,將九省棉區棉花制種大縣納入獎勵范圍。對稻谷集中育秧中心建設給予財政金融支持,以利推廣雙季稻。
·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對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嚴禁任何方式統籌集中使用。
·提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
在地方財政自主開展、自愿承擔一定補貼比例基礎上,中央財政對稻谷、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膠、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以及三大糧食作物制種保險給予保費補貼支持。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比例提高至45%。
·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
開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優化補貼兌付方式。推進補貼機具有進有出、優機優補,推進北斗智能終端在農業生產領域應用。支持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
就業創業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在農村公路建設和管護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擴大實施范圍和受益對象,優先吸納當地農村群眾特別是脫貧人口(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低收入群眾參與工程建設以及建成以后的維修養護,帶動當地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依托縣域特色農副產品、文化旅游等資源,積極開發適合農村留守人員特點和需求的就業崗位。
·強化就業服務保障
允許失業農民工在常住地、就業地、參保地進行失業登記,同等提供基本公共就業服務,支持有條件地區在農民工就業集中地區建立勞動維權咨詢服務點,指導企業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清退大齡農民工,為有就業需求的大齡農民工免費提供公共就業服務。
·鼓勵村民參與鄉村民宿經營服務
調動農民群眾等參與鄉村民宿發展的積極性,對鄉村民宿投資建設、改造升級可給予資金補貼或提供貼息貸款,對評定等級的鄉村民宿可給予資金獎勵,對返鄉進行民宿開發創業的,可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加大涉農金融支持力度
各銀行機構繼續單列涉農和普惠型涉農信貸計劃,努力實現同口徑涉農貸款余額持續增長,完成差異化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目標。加快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建檔評級,力爭2023年底實現基本全覆蓋。
鄉村振興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稅收優惠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支持鄉村振興稅費優惠政策指引》,梳理了109項針對鄉村振興的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內容,其中包括: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免征房產稅等。
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農、林、牧、漁業行業企業納入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
·中央財政補助農村危房改造
中央財政設立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用于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7度及以上抗震設防地區農房抗震改造以及其他符合政策規定的農村困難群眾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支出。補助資金實施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
有條件的地區,依托大水源,接入大管網,統一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服務標準,推行城鄉供水同標準、同質量、同管理、同服務,實現城鄉供水統籌發展。其他區域,因地制宜建設與改造農村供水工程,擴大規模化供水服務范圍。到2025年,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的比例達到60%以上。
·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
在完成2022年任務目標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金融等政策支持,新增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3萬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萬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3000座。
·切實保障農村客運穩定運行
在群眾居住分散、出行需求不足的偏遠地區,進一步規范區域經營、預約響應式農村客運服務,確保服務易獲取、群眾可接受。針對趕集日、農忙等重點時段和農民工務工返鄉等集中出行需求,通過加密農村客運服務頻次、開通季節性線路和定制線路等方式,強化重點服務保障,逐步構建完善農村群眾日常出行有效覆蓋、重點時段專項保障的農村客運出行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
加快農村人口較集中區域公共廁所建設;“空心村”、擬搬遷撤并類村莊等確需建設的,可通過建設簡易或可移動公共廁所暫時解決農民群眾使用衛生廁所問題。鼓勵采用生態環保、低成本、易維護的成熟技術,以及節水、節能、防凍、除臭等新技術、新材料。
·加強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到2025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明顯提升,有條件的村莊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長效管護機制全面建立;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
轉自:中國政府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