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費率政策是優化完善稅費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促進就業穩定。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落實國務院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制定了《關于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已于3月29日印發實施。
那么,如何落實降費率政策?
一起來看!
1.在政策制定中保持降費率的連續性,穩定社會預期
自2015年起,失業保險費率“三降五延”,總費率由3%降至1%;2018年起工傷保險開始降費,費率按照可支付月數的情況降低一定比例。
此次,兩個險種均延續實施,并且由原來的延續12個月延長為延續20個月。
2.在經辦執行中,保障市場主體普遍受益
各地通過內嵌征繳比例到信息系統,基本上實現降費率“直兌直達”,企業無需申請,零成本享受政策。
此次延續實施降費率預計年均減負約1800億元,不分企業性質、不分行業,包括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將普遍受益。
通過減收失業、工傷保險費,助力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積極支持企業紓困發展。
3.在政策實施中,確保職工權益不受影響
目前失業和工傷保險基金尚有一定結余,具有相應的支撐能力。
《關于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也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強失業、工傷保險基金運行分析,平衡好降費率與保發放之間的關系,既要落實降費率政策,也要確保失業人員、工傷人員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人社部將加強跟蹤問效,持續關注政策實施效果,既確保企業、勞動者都受益,也保障制度運行平穩安全可持續。
在落實好政策的同時,人社部還將維護好基金安全,嚴厲打擊欺詐騙保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守護好老百姓的每一分“保命錢”。
轉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微信公號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