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份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政策文件發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2-04





      記者1月31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等十二部門近日印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我國建成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在制造業及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初步實現規模應用,對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促進大中小企業和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據悉,這是第一份針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出臺的政策文件。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通過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數據互通、信息共享,已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紐帶和神經系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基本建成,國家頂級節點穩定運行,二級節點上線超過330個,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全覆蓋,服務企業超40萬家,日均解析超1.5億次,拓展至46個行業。


      據悉,《行動計劃》是第一份針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出臺的政策文件,第一份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新階段專項行動,也是第一份多部門聯合推動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的政策,旨在推動標識解析體系由“建”到“用”,拓展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廣度和深度,促進標識解析體系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推廣。


      《行動計劃》從關鍵指標、重點領域、基礎支撐、產業生態四個方面提出了到2026年的發展量化指標,加快推動標識解析規模化發展。


      其中,關鍵指標方面,服務企業突破50萬家,應用拓展至60個行業,累計注冊量突破6000億個,日均解析量達3億次以上。重點領域方面,在生產制造、消費品工業、綠色低碳、安全生產等領域初步實現規模應用。基礎支撐方面,二級節點覆蓋行業、地市范圍持續拓展,對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安全生產賦能作用日益顯現。


      《行動計劃》共部署7項重點任務,包括貫通產業鏈供應鏈、全面賦能消費品“三品”戰略、完善綠色低碳管理等。此外,《行動計劃》從基礎設施、技術創新、產品服務、數據流通、安全保障5個方面提出支撐舉措。


      上述負責人表示,將建立健全推進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央地協同,分工做好重點任務組織保障,合力推動標識解析體系規模化應用。加大政策資金支持,鼓勵各地財政專項資金、創投基金、社會資本投向節點建設、技術研究等項目。(記者 郭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