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變身電子錢包已不再是全新的理念。但由于手機支付要發展出更復雜的形式,行業標準的出臺也因此備受關注和期待。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代曉慧日前在2010中國移動產業支付論壇上表示,工信部正在開展小額手機支付標準的研究和制訂工作,并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籌備下一步的標準制訂。
據統計,僅去年上半年,中國手機移動支付用戶總量已經突破1920萬,金額達170多億元,預計到2013年,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600億美元。
“制訂移動支付標準已刻不容緩。”國家金卡辦主任張琪表示,“由于缺失核心技術和標準,造成這么多年來產業發展的被動和財富的流失。必須支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兼容相結合的標準戰略,強占信息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據悉,三大運營商和中國銀聯已作為核心團隊成立了聯盟和標準工作組,有40多家骨干企業參與,銀聯是首屆移動支付標準工作組的組長單位。
目前,三大運營商和銀聯具有兩大不同的手機支付行業標準,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技術方案采用2.4G赫茲的RFIDSIM卡技術標準,其他的選擇13.56M赫茲NFC技術。張琪表示,目前尚未放棄中國移動的2.4G標準,今后將采納13.56的標準一起來做。同時,還將加強標準體系的研究,建立復合型驗證、測試和移動支付技術相關專利平臺。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