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地方財政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支持和促進融資性擔保業務規范發展,財政部對日前下發的《關于地方財政部門積極做好融資性擔保業務相關管理工作的意見》進行了解讀。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地方財政部門在防范風險和支持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強對融資性擔保業務相關管理工作的指導,意義重大。
他說,一方面,融資性擔保業務通過外部擔保和增信,體現出信用放大和財務杠桿的作用,能夠促進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金融性和中介性雙重特性。同時,融資性擔保行業是管理風險的行業,高杠桿的經營特征決定了行業本身具有較高風險,同金融機構的密切聯系則使得融資擔保風險極易轉化為金融風險,并可能最終轉化為財政風險。另一方面,政府推動在我國融資性擔保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各級地方政府部門為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建立了政府出資的融資性擔保機構,這已成為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重要手段之一。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有必要加強對政府出資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管理。(記者龐東梅)
來源:金融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