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為何延至七月出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宗柳    時間:2010-04-15





    原定于三月底公布的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延后至7月1日公布。

      3月20日,2010年中國汽車T10峰會在麗江召開,會議研究了電動汽車共同行動計劃落實問題;同一天,財政部經建司、發改委環資司、科技部高新司、工信部裝備司在天津召開擴大節能和新能源推廣工作座談會,會上相關人員透露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于7月1日公布。

      補貼額的確定是個細活

      補貼政策一直難以出臺,補貼標準和補貼范圍難以確定是主要原因。

      天津的會議針對如何補貼達成了共識:關注從新能源汽車研發、使用到報廢過程是否節能環保,而非僅以是否節油,來界定補貼范圍和標準。這說明,補貼標準將因車而異,不但要看節油水平,還要看其環保程度。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工信部油耗標示中有備案的幾款混合動力車的節油水平參差不齊。其中,比亞迪F3DM混合動力乘用車在市區工況下每百公里耗油3.5L,綜合工況下為2.7L,該型號傳統汽油車的市區工況與綜合工況耗油量為每百公里9.2L與7.0L,混合動力車型為傳統動力車型油耗的38%。

      但是,長安杰勛混合動力乘用車的市區工況下油耗為每百公里8.8L,綜合油耗數據為6.8L,這一油耗水平與其同款的傳統動力汽油車沒有任何區別。此外奇瑞A5混合動力版的油耗為汽油版的89%。

      由此可見,從節油的角度看,同是混合動力車,節油水平已經產生了很大差異。如果根據政策制定的初衷,還要觀察其從研發制造到報廢的全過程的環保水平,那么對這一過程中節能環保程度的測算又是一個問題。誰來測算、如何測算以及測算標準都還沒有確定。

      另外,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標準以及新能源汽車電池及充電站的標準,據傳也都還在制定當中。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處于“各自為政”的階段,存在電池規格、接口不統一,電池性能續航能力、節油水平、環保水平不一等問題。

      哪五個城市試點

      雖然許多標準還沒有定論,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各地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各地的推廣辦法更是多種多樣。

      廣東省政府近日印發了《廣東省電動汽車發展行動計劃》,計劃指出,要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在發展電動汽車中的導向作用,將列入《車輛生產企業級產品公告》的電動汽車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鼓勵機關事業單位購買電動汽車,并在車輛定編和資金方面優先安排。并且計劃還規定各地政府要逐年加大購車中電動汽車所占比例,力爭到2012年達到10%左右。

      另外還對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常規建設做出了指示,從2010年起,珠三角地區大中型城市要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納入城鄉規劃,新建加油站、居民區和公共停車場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充電設施。

      濟寧市則提出采取財政補貼或貼息的方式,重點扶持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項目,對于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公交、出租、公務、4A級以上旅游區等單位和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2010年補貼資金500萬元。

      諸如此類的地方政府扶持政策還有很多。去年,國家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城市,其中就有北京、上海、杭州等13個城市;2010年國家試點范圍除了增至20個城市外,還將對其中的5個城市推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

      記者從比亞迪獲悉,北京、上海、深圳有望進入這一名單,究竟是哪5個城市將會很快公布。

      政府采購先行

      在個人消費還沒有熱起來之前,政府采購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將起著重要的作用。

      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汽車采購額在政府采購物品中始終占據前三位:2007年和2008年,政府用于公務車采購的財政支出都達到了800億元(2004年至2007年每年增長100億元),到2010年,全國公車采購金額可能突破千億元。

      在很多地方政府出臺的推廣新能源汽車政策中,明確提出鼓勵機關事業單位購買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政府采購向新能源汽車傾斜。

      類似于奧運會和世博會這樣的重大活動,新能源客車更成為首選對象。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政府采購是新能源汽車的可靠載體,并且對整個國家的消費習慣、消費文化有極大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補貼花在刀刃上

      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主要集中在生產研發和消費兩個層面,兩方面補貼政策都要盡量規范細致。

      如果在消費上的補貼額度不夠,很可能會出現2009年“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實施時的冷清局面,雖然有政策在,但效果卻很有限。

      另外,有專家建議,發展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各個相關部門協助推進。例如,稅務部門在環保稅、燃油稅、消費稅、排污稅等方面出臺優惠政策;環保部可設立基金支持低排放汽車的開發;工信部應積極引導企業加快研發步伐。

      在具體實施中,政府部門不應僅僅以資金扶持來支持企業,還要通過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逐步降低成本來推動計劃落實。一方面,補貼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應作為短效機制存在,長期靠補貼生存的產業不可能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對個人消費的補貼應保持較大的力度。(作者:宗柳)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