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六舉措確保化肥農藥生產供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0-04-14





      國際市場的逐步回暖,加之國家農業增產政策的實施,有力促進了我國化肥、農藥的市場需求增加。為進一步加強化肥農藥行業管理工作,確保化肥農藥等支農物資的生產供應,引導化肥農藥行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化肥農藥行業管理確保生產供應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部分產品產能嚴重過剩


      《通知》指出,2010年,預計尿素產量可達3220萬噸,增長9.7%,其中出口230萬噸;磷肥產量1550萬噸,增長4.75%;鉀肥產量約400萬噸,增長9.4%;農藥總產量預計可達230萬~240萬噸,主要品種可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但是,當前行業運行中存在的重要問題應給予重視和解決。


      一是產能趨于過剩,且投資過熱。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盲目新增氮肥、磷肥生產能力應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工作的重點。


      二是產業集中度低,調整結構任務艱巨。我國合成氨前十家企業產能集中度為13.3%,發達國家約為80%。總體上看,我國化肥行業小企業多、布局散、裝置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特征比較明顯。


      三是鉀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我國是鉀肥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但目前約50%左右需進口。隨著2011年羅布泊年產170萬噸鉀鹽建設項目的投產,我國鉀肥自給率將明顯提高。下一步應加大青海柴達木鹽湖鉀礦資源的開發利用。


      四是假劣農資案件時有發生,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以技改為抓手轉方式


      《通知》要求全行業要從六個方面著手,認真做好2010年化肥農藥的穩定生產和保障供應工作。


      密切關注化肥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積極推進化肥、農藥發展規劃和準入條件的制訂。抓緊修改完善化肥、農藥等專項發展規劃,爭取2010年盡早頒布實施。繼續推進合成氨、尿素、磷肥、復合肥、緩控釋肥、鉀肥行業準入條件的編制,提高質量、環保、安全、能耗等準入標準,規范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依法做好農藥行政許可工作。嚴格生產準入,嚴格控制新頒發農藥生產批準證書,做好總量控制。加強農藥生產管理,引導農藥生產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淘汰落后產能。


      積極開展化肥農藥行業技術改造。積極推進化肥農藥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按照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積極開展技術改造工作。氮肥重點推進原料和動力結構調整、節能降耗、治污減排;磷肥重點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鼓勵濕法磷酸凈化技術,鼓勵生產食品級、電子級磷酸及磷酸鹽制品;積極開發緩控、長效等新型肥料。農藥重點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相容性好的農藥品種,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有條件的地區要設立支農產業(化肥、農藥、農機、農膜等)發展專項資金,引導化肥農藥行業健康發展。


      繼續做好生產監督和農資打假。加強對化肥農藥行業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積極配合農業、質檢、工商等有關部門查處假冒偽劣化肥農藥,打擊制售假劣農資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切實加強對化肥生產和供應工作的協調和指導。各級工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化肥工業經濟運行的指導,做好化肥流通體制改革中各項政策措施的銜接協調,積極幫助企業落實好生產和經營所需外部條件。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