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推動工人專業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劉志強    時間:2017-05-07





      泥瓦活也能高大上(政策解讀)
     
      推行建筑永久性標牌制度,標牌上將刻有相關負責人姓名,也意味著,責任人將對工程項目負有終身責任。
     
      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50%,中級工技能水平以上建筑工人數量300萬……日前,住建部印發《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勾描美好藍圖的背后,部署了哪些任務?如何實現?
     
      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50%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2016年全國總產值19.35萬億元,增加值達4.95萬億元,占GDP6.66%,帶動了水泥、鋼鐵等50多個關聯產業發展。
     
      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建筑業也面臨著市場風險增多、發展速度放緩的嚴峻挑戰。對于“十三五”市場目標,規劃提出,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建設任務為基礎,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5%。
     
      “十二五”期間,我國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年均增長9.3%,新簽合同額年均增長10.8%,在歐美市場開拓取得新進展。“十三五”期間,全國建筑企業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的年均增長目標為6%。
     
      住建部副部長易軍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給建筑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建筑業企業“走出去”,也要進一步帶動設備、產品和材料“走出去”。此外,建筑領域的中國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尚有技術差距,須進一步完善提高標準的質量和水平。
     
      此外,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也有發展目標:到2020年,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等。
     
      完善市場準入、改革承發包監管方式
     
      企業規模化程度低、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和生產方式落后、產業現代化程度不高、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市場同質化競爭過度等問題的存在,使我國建筑業“大而不強”,行業總體競爭力有待提升。對此,規劃從多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比如,完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堅持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的改革方向,逐步構建資質許可、信用約束和經濟制衡相結合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簡化工程建設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嚴格落實注冊執業人員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加大責任追究力度。易軍表示,建筑領域推行建筑永久性標牌制度,標牌上將刻有相關負責人姓名,也意味著,責任人將對工程項目負有終身責任。
     
      目前,工程招投標領域存在周期過長等問題,一個工程的招投標少則兩三個月、多則半年,而在房屋工程中八成又屬于民間投資。易軍表示,改革將首先在這部分企業中展開,誰投資誰決策,不再強制實施招投標。規劃提出,改革承(發)包監管方式,縮小并嚴格界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放寬有關規模標準;在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中,試行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再如,對采用常規通用技術標準的政府投資工程,原則上實行最低價中標,同時推行提供履約擔保基礎上的最低價中標。易軍表示,最低價中標的前提是,考察投標單位技術裝備和履約能力,為了限制投標單位通過惡意低價取得工程施工權,中標施工單位要提供銀行擔保,“一旦發現是惡意低價取得施工權導致項目難以進行,業主有權向銀行主張索賠。”
     
      “現在,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等環節的咨詢公司都是分別設立,業主在工程不同階段要找不同公司獲取咨詢服務。”易軍說,未來要打造一站式咨詢企業,覆蓋工程全生命周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效率。
     
      改革建筑勞務用工組織形式,支持成立專業企業
     
      我國建筑業從業人員已經高達5093.7萬人,占全國從業人員6.58%,是解決就業的主戰場。而建筑工人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齡偏大、缺乏系統技能培訓和鑒定,建筑業企業“只使用人、不培養人”的用工方式,造成了建筑工人組織化程度低、流動性大、技能水平低,職業、技術素養與行業發展要求不匹配。
     
      “5000多萬農民工是建筑業的基石,改革發展必須惠及他們。”易軍表示,要先解決農民工歸屬問題,降低其流動性。因此,要大力發展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使其成為工人的主要載體,實現建筑工人公司化管理。
     
      按照這一思路,規劃提出,推動工人組織化和專業化。其中包括:改革建筑用工制度,鼓勵建筑業企業培養和吸收一定數量自有技術工人;改革建筑勞務用工組織形式,支持勞務班組成立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鼓勵現有專業企業做專做精,形成專業齊全、分工合理、成龍配套的新型建筑行業組織結構。
     
      推行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也是規劃一大亮點。“十三五”期間,將基本建立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記錄身份信息、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從業記錄等,構建統一的建筑工人職業身份登記制度,逐步實現全覆蓋。種種舉措,意在促進建筑業農民工向更現代的技術工人轉型。
     
      為更好保障建筑工人權益,規劃提出,全面落實建筑工人勞動合同制度,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落實工資月清月結制度,加大對拖欠工資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探索與建筑業相適應的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方式。(本報記者劉志強)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提出九項任務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對我國建筑業“十二五”時期的發展成就及存在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詳細描述了“十三五”時期的主要...
      2017-05-24
    • 《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正式頒布

      《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的頒布對解決我國建筑工程技術發展所面臨的創新動力不足、新技術應用不足和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技術支撐不足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為全面提升建筑業技術水平、加快促進建筑產業升級、增強...
      2017-11-30
    • “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出爐!我國將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出爐!我國將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記者日前了解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國要初步形成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體系框架,建筑市場運行機制更加完善,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健全
      2022-02-09
    • 鐵路“十三五”規劃出爐 將推動優質資產證券化

      鐵路“十三五”規劃出爐 將推動優質資產證券化

      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等日前印發的《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因此未來鐵路建設投資仍會快速增長。規劃還提出要拓寬鐵路發展基金融資渠道,鼓勵采用股...
      2017-11-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